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叫三声夸克课后练习答案

时间: 11-15 目录

1课后练习第一题答案

课文以盒子里面有盒子为比喻,来说明物质结构的特点。请你根据课文填写物质的盒式结构图,再想一个比喻来说明另一个事物的结构或特点。

依次为: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

或:原子——原予核——基本粒子——夸克。

要在阅读中抓住关键的句子理解文章的内容,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就这个题目根据课文对物质结构的基本情况作比较全面的了解,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把比较复杂的事物说明清楚的。

第二问示例:(赵州桥)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说明了赵州桥大拱的特点。

2课后练习第二题答案

假如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部分作如下改动,表达的内容和效果有什么不同?

1.原子核本身却十分微小,大约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直线才相当于一个原子的直径。

改为:10万个原子核的直径才等于一个原子的直径。

2.科学家从实验里已经感觉到,强子内部有结构。这好比拿起盒子摇一摇,听到响动,可以初步判定盒子里有东西。

改为:强子的内部结构为科学家的分析提供了初步的根据。

1.“大约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直线才相当于一个原子的直径”和“10万个原子核的直径才等于一个原子的直径”有这样几点不同:(1)原句说“大约”,改后的句子缺少了这个限制,便没有原句准确,因为这是一个估计的说法,并不是精确的比较。(2)原句说“大约10万个原子核排成一条直线”,改后的句予直接说成“10万个原子核的直径”,前后的内容不是一回事。(3)原句是“相当于”,改后的句子和原句相比,不够准确。

2.“这好比拿起盒子摇一摇,听到响动,可以初步判定盒子里有东西。”这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意思是科学家从实验里已经感觉到,强子内部有结构。这仅仅是“感觉”,是科学家根据实验产生的一种想像,还没有进行科学的证明,改为“强子的内部结构为科学家的分析提供了初步的根据”,似乎是已进行了科学的证明,显然不妥。

3课后练习第三题答案

科学实验往往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科学实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实验检验→建立理论,不断完善→发现问题,又产生新的疑问……

试以夸克的发现为例说明这样一个过程。说明时要用到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

科学家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和认识,依次为原子——原子核——强子——夸克。文章重点介绍“夸克”这种超微粒子发现的全过程,这部分的内容是按由假想到证明的顺序来写的,先写美国科学家盖耳曼发挥想像提出了“夸克模型”,并说明了“夸克”这个名字的由来,接着写许多科学家为找到夸克所进行的艰苦研究,既写了自己证明夸克存在的根据,又写了许多仍不能解释的疑团。

文章的结尾又接连用四个问句提出问题,告诉读者夸克的证明还没布最后定论,物质结构的研究更没有结束,留下了许多思考。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由浅入深地说明科学家在不同阶段对物质结构的探究、认识的过程。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答案

相关推荐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