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那盏灯教学反思(2)

时间: 06-28 作者:张彦斐 栏目:反思
  
我在教学中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来达到教学目的。

1、把握人物的动作刻画:学生在第二部分内容中,自行对父亲做灯过程中,所出现一些动作词,做出记号,(分别是:“托、打磨、擦、捂、扭、掖”。)让学生同桌交流、小组讨论,揣磨这些动词,来体会父亲做冰灯所忍受的寒冷及把儿子的冷暖挂在心上的言行举止中。

2、抓住人物的语言描写: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父子间的对话,从这些简单朴素的对话中,父子间的亲情跃然纸上,怜爱之情溢于言表。体会父子间浓浓亲情。

3、洞析人物的表情变化:课文在人物表情描述中,最突出表现是用“尴尬”这个词。既反映了父亲想做玻璃灯笼而又没有玻璃的无奈,又流露无法满足孩子想要玻璃灯那种美好愿望时的歉疚。这种表情描述,达到了极致。通过让学生查字典体会“尴尬”这个词,来理解父亲这时复杂的心情。

通过以上的教学处理,师生达到了与作者感情间的共鸣,犹如耳听父亲关心之语;目及父亲冻红之手;身感父亲冰凉之躯。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感动,真挚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四:心中那盏灯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来达到教学目的:

1、 利用情境引入法,让学生真正入其境。

因 为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从未经历过贫寒生活,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我便以腾格尔一曲感人的《父亲和我》加之自己饱含深情的故事配读将学生带入 课文情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文学习中,同时,这段配读也正好是对上节课所学第一部分内容的简单回忆,同时更体现了语文知识的连贯性。

2、 借助生活创设情境。

 例 如对“尴尬”一词的理解,如果单凭学生的以词解词 “神态不自然,不好意思”等,学生的理解肯定是模糊的,通过我的“你在生活遇到过什么尴尬的事吗?”这一问题,学生们纷纷说出了生活中遇到的尴尬的事。这 样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联系,使学生具体地了解了“尴尬”一词的意思。

再有,上面提到的“父亲在打磨这块冰遇到什么困难?”这一问题,其实 这既是问题情境,但同时也包含生活情境的创设。当孩子们说父亲打磨这块冰会想到很凉时我又接着说:“老师想同学们一定都摸过冰,拿过冰,那你在摸冰时是什 么感觉?谁长时间地拿过冰,什么感觉?”“那父亲长时间地打磨这块冰,他的感觉应该是一种痛彻筋骨的那种冰凉”。这样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使学生真正 感受到父亲做这盏冰灯的艰辛以及父亲那深深的爱子之情。

3、借助朗读创设情境。 声情并茂的朗读能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心中那盏灯》这篇课文是赞颂父爱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亲情, 这也是本课感悟的重点。课文中父亲的爱子深情如果单凭老师的讲解是不足以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的,因此我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这种父爱之后,再让他们有感情地 朗读。如父亲打磨冰灯的语句、父子间的对话,尤其是父亲的话,通过让学生指名读、练读、对比读、分角色读、教师的范读等各种方式,让孩子们从自己内心深处 产生与作者的共鸣,引导孩子们读出父亲的爱子深情,读出文章的浓浓亲情。

4、借助课外资源创设情境。 在这节课的结尾我出示了这样一段话:对于您,我的父亲,我有太多的感激,那如山的父爱将是我此生都无以回报的。有太多的话、太多的爱我想对父亲倾诉,然而 此时此刻,我只想说:“父亲,您是我永远的骄傲!”这是作者马德在他多年后的另一篇文章中写的一段话。我在朗诵这段话时还配上了音乐。在我朗诵时我就发 现:孩子们一个个坐在那儿,静静地凝神听着。我觉得他们真的是被作者与父亲之间的那种浓浓的亲情所吸引了。这个情境设置我觉得不但有利于深化学生的情感, 而且还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