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手纹教学反思(3)

时间: 07-29 作者:吴雄辉 栏目:反思

“课文写了什么?”,这是对课文材料的探究与梳理,我预设学生的回答是“外婆的手纹”。如果进程在我的预设中,那么我将追问下列“次问”:(1)外婆的手纹表现在哪里?(2)你认为哪些关键词句描述了作者对外婆的评价?(3)你能否找到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怀的词句?(4)在课文提供的这些材料上,你看到了外婆怎样的生活态度。……假如学生的回答不在我的预设中,我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然后评判最佳回答,再引导到我预设的轨道上,让我的学生深入思考并理解课文内容。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依“路标”解读学习内容基本上达到了对作品内容与主题的理解。具体的教学中,我注意到问题呈现的主次层次(主问与追问)、问题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思考问题的可行路径、问题的现实性、问题对理解课文的关联作用、及问题的价值等。运用有价值的问题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作为课堂行进的路标,能促使我的课堂显得平稳扎实有效果。实际上也是对学生学习个性的尊重,是凸现二期课改“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学理念的实践。我用“外婆的手纹表现在哪里?”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又用“作者为什么保存外婆的针线活?”引导学生主动感知、揣摩作者的行文意图,进而理解文旨。在教学过程中,我基本做到了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究问题的互动。

然而,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发现自己有些问题的处理不是很灵活。当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超出了自己的预设和想象时,我忘了注意目标的及时调整,使教学资源受到了不必要的损失,这是本堂课的一个憾事。
 

反思四:外婆的手纹教学反思

指导团的老师们为了不让我掉队,开学没多久就特地来校为我的课堂教学进行诊断。以下是我自己的反思和实践。

一、反思

要想上好一堂课,教师首先必须要挖透文本内容,但是这还不足以说明能够把课上好。

因为上课的对象是学生,如何把老师对文章的理解很好地让学生去把握、去感悟,这还需要老师要落实好一堂课的教学重点。

《外婆的手纹》中,作者通过回忆,带着眷恋之情刻画了手艺高超,且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境界的外婆。我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所提出的问题,即:文章花了较多的笔墨去写外婆的手艺,为何题目是外婆的手纹呢?基于此,我就想先入为主,先让学生圈划出文中写到外婆手纹的句子,然后抓住文中的关键词,通过仔细品味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可是我却忽略整体的教学思路,本末倒置——对前面8节段落进行了过多细致的分析,包括对外婆送“我”鞋垫和枕套图案进行了过多品味。我应该抓住作者描写鞋垫和枕套的用意,顺藤摸瓜,带着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外婆的依恋之情。而让学生真正体会作者对外婆所拥有的那种眷恋情感,临摹那样的心境,则应抓住文中重点段落(流露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让学生多多朗读,反复品味。如第11、14节等。只有重点敲实了,才能解读到作者所感受到的、并想传承和延续外婆的那种宽容的生活态度,以及那份对美的追求的心灵。我却未预先安排好重点,于是课堂收尾是仓促而不实的。我意识到:在语文课堂上,只有让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去感悟作者的情思,这样才能领会文章主旨。
   
语文课堂的准确提问,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我课前已设计好问题,但在实际授课中却还是显得杂乱无章。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上面所谈到的,重点没有落实,故而提问仅仅是浮光掠影或是漫无飘渺。 “提问什么”?这应在课前必须仔细思考的问题。我自查了些学习资料,如由黄强军写的《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提问》。其中讲到 “课堂教学‘提问什么’的实质是选择和组织什么样的教学内容的问题”,只有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分解问题,控制好问题的大小,这样的提问才会有意义。提问题也是一门学问,不下功夫是不能修成正果的。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