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改革是教学提质增效的新引擎)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直击“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首次系统提出科学有效的“四个评价”,即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这是评价方法论的重大创新,为教学评价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目前,我们对“四个评价”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明确“四个评价”的功能定位和相互关系,有助于学校、教师、家长及学生对“教”与“学”的质量重新认识。
评价改革需要树立新的教学观
“四个评价”是教学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应该作为一个整体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关注教与学的全貌,既要发挥好每一种评价方式的作用,又要相互衔接,有机结合。如何理解“四个评价”及其关系尤为关键。
结果评价重在达标性,通过考试或考查的形式,检测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即经过一个单元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状况,学业水平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能力的要求。结果评价参照的是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结果评价合格是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学校教育需要完成的基本任务,是体现教育目标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如果一所学校对照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组织结果评价,大多数学生达不到目标要求,那么学校的教学则是不合格的。现实情况是,学校往往把考试作为一种普遍的评价手段,几乎每学期甚至每月都在进行,但是对这一评价方式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既然是考试,就要有一定的难度系数,在命题上人为拔高难度,或者超越课程标准;现在学校对考试结果的运用,主要是用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分出学业的优劣,很少通过考试成绩对学习的状态作出具体分析,对学生的学习品质、知识缺陷、教师支持等提出改进的建议。结果评价的主要功能是诊断教学,为教学和学习的改进提出反馈意见。结果评价是达标性评价,如果未达标则应提出具体对策,而不是把考试成绩“一公布了事”,忽视了评价的诊断功能。
过程评价强调策略性,关注教与学的具体行为是否符合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判断学生在个人禀赋的条件下,认知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高,学习学科知识的策略是否得当,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满足每一位学生成长的需要。过程评价涉及教的效果和学的品质,是质性评价,而非量化评价,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师教的好不好,不能仅凭考试成绩来判断,必须对具体的教与学的行为进行科学判断。要通过教学观察和教学述评,掌握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策略是不是达到最佳最优,是否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关注了学生的道德成长、情感培养和价值观形成。过程评价关注的重点在学生的学习,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同,家庭支持学习的能力不同,认知特点不同,需要在学习中得到的方法与策略支持、反馈也不同。学习过程缺乏学习策略的反馈则很难保持持续的动力,所以过程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
增值评价注重发展性,针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先前水平,判断其发展与成长的幅度,评价教学能力、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的提高程度。增值评价与结果评价都是考查某一阶段的教与学的水平,但在参照标准和评价方法上有明显区别。结果评价参照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增值评价参照个人先前水平,增值评价具有个人化、个性化特征,是因材施教有效途径。结果评价反映教师或学生在群体中的水平,增值评价反映教师或学生与自己相比较提高的幅度。在评价方法方面,结果评价需要反映教与学的整体达标水平,增值评价则要反映教与学在某一个维度上的成长性,比如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是否成长,教师对课堂生成问题的敏锐性是否提高。增值评价对评价测量的工具要求更高,而不能简单笼统的用考试方式进行评价,不能用两次不同考试的成绩进行比较。
综合评价关注整体性,要对教与学的全貌进行整体评价,既要考查教学、学习和教学相长的有效性,也要对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的作用发挥、互为补充和相互衔接情况作出评价。综合评价不是对其他评价的简单叠加,要考查教与学的结果是否达标,还要考查教与学的过程是否有效。整体评价的关键是评价维度的结构化,要整体设计评价内容与工具,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画像分析,描绘出教师与学生成长性、发展性的基本样貌。综合评价要借助已经形成的教学目标分类的研究成果考查教学情况,如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把认知领域学习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大类,以及加德纳多元智能提出语言、数理逻辑 、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等,都可以作为综合评价维度选择参考。
评价改革是为了认识教与学的真实面貌
教育评价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新方法,需要落实到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中,评价能力的提升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育质量提升需要准确把握教育评价改革基本要求。教育评价改革提出“四个评价”,要引导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成长观,理解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学是教师专业能力的综合体现,包含教师对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还有教师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正确理解,包括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能力,以及对生命成长、人生幸福的正确理解。学习也是学生的动机与兴趣、意志与情感、方法与策略的综合展现,忽略了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则会导致部分学生成为学业的优胜者,另一部分学生成为学业的失败者。简单地用考试成绩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片面的教学观,只有将“四个评价”有机融合的运用才能反映教学活动的整体性。如同培养一个篮球运动员,要训练的不仅仅是投篮的技巧,还要训练反应的敏捷性、动作的协调性、移动的速度、肌肉的力量,以及合作意识、战术思维、进退策略。要通过不同的评价引导学生的能力在不同维度的发展。
评价方式的落后会导致教育的落后。“五唯”的本质是教育理解的绝对化、片面化、形式化和一刀切,是一种落后的教育观。评价改革对评价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新时代教育内涵的一种诠释。当下,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结果评价,而且只重视评价结果的排名作用,忽视了评价的诊断和激励作用,其主要原因是把选拔人才的评价方式应用到学习过程评价中。我们教育中根深蒂固的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也是由于评价方式陈旧导致的。世界经合组织开展的针对全球15岁青少年的PISA测试中,我国上海地区的学生4次参与,成绩都非常优异,但是成绩背后是我们的学生在课业学习中高投入的时间和强度。中国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平均每周17个小时,而参与测评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值7.8小时,港澳台学生只有上海的一半,日本学生仅为上海的1/3。这些数字充分说明,我们学生的学业成就是透支身体健康与休闲、活动时间换取的。如果不通过过程评价和增值评价反映这些潜在的问题,我们很可能会一直陶醉在优异的成绩中,而忽略了这些成绩背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
评价改革的目的是改进教与学的质量。与选拔人才的考试评价不同,教学中的评价主要是为了诊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达成目标、方式方法、实现成长方面是否符合规律达到要求,重在甄别、分析、激励和改进教与学的行为。我们的社会、学校和家长都过于看重考试评价成绩的高低,评价的诊断功能发挥不够,对学习的指导也不够精准。PISA测试每次都会对测试的目标进行改进,2015年的阅读素养测试指向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运用、反思和参与”,强调学生在参与社会工作和生活时,面对不同阅读文本和不同阅读任务所展现出的阅读认知能力。测试中从“获取与检索”“整合与解释”“反思与评价”三个维度,把阅读水平分为7个等级。在获取与检索认知能力方面,考查影响文本阅读的相关性、必要性和精细性三个变量;在整合与解释方面考查学生理解的深刻性、明确性和完整性;在反思与评价方面,又从关联性、批判性和融合性三个变量考查学生自己与文本的关联。我们的阅读教学主要集中在“如何教”的方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认知过程,如何进行认知操作,阅读认知在哪些层级发生变化,认知障碍在哪里,并不清楚。就评价而言,对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认识不清,就很难做到学习指导的精准化,提高质量只能变成一种“蛮干”。
评价改革也是学校教育的能力建设
教育评价改革是一个教育观念转变的问题,也是体现校长、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的问题。当前,教学改革之所以进展相对迟缓,评价方式单一和评价能力不足是重要原因。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全面、科学、精准的教育评价是判断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是甄别教学质量的工具,是激励改进教学的手段。
提升评价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教学实践中,评价无处不在,教师每天面对学生都会发生正式或非正式、显性或隐性的评价行为,评价是教师的基本素养。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的学习指导,都需要教师全面熟知先进的评价理念,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具备一定的评价能力。教师评价素养的核心是学业评价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教师的评价水平,决定教与学的质量。教师的评价是专业性的,评价素养是在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教师要主动学习评价理论,选择运用适当的评价方式收集、分析和使用评价信息,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学。只有不断提升评价素养,才能让教师对教与学的认识从混沌走向清晰,从简单走向复杂,从片面走向深刻。
校本研修是提高评价素养的重要形式。在学校,评价素养的养成和评价能力提升绝不是个别教师的自发行为。只有全体教师对评价问题有了共同认识,才能形成评价改革的文化基础。学校提高教师评价素养的阵地就是开展校本研修。通过开展教育评价专题的校本研修,分析和反思教育评价当下的现状,学习先进的评价理论,掌握科学的评价方法,改进学校教与学的评价方式。校本研修还需要培养优秀的教师成为教育评价的专家,从而引领学校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评价改革要求学校进行制度重建。《总体方案》提出“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完善评价结果运用,综合发挥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新的教育评价在学校应用需要打破传统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成长观,这不仅是手段的改变,也是学校文化的改变,需要学校从制度层面进行规范,制定评价改革的激励机制,在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和评价工具方面进行系统建设,把教育评价的导向、鉴定、诊断、调控和改进作用落实到教与学的具体行动中。
教育评价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变革的具体行动。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教与学的过程必须适应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把新的评价思想贯穿始终,有效改进教与学的品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健康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系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教师报》授权刊发】
编辑:关中小伙
- 分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