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陆地与海洋教学反思(2)
时间: 08-30
作者:刘卓芳
栏目:反思
本章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看似十分简单,但由于初一学生空间概念差,有关分布的知识并不容易掌握。同时,本章又是学习世界地理所必需的准备知识,对七大洲地形的特点,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世界的气候、自然景观、自然资源以及分区地理等整个世界地理的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复习过程中建议通过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牢固掌握本章基础知识。
按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倡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由于是复习课,因此设计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实现知识重现,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加强记忆,掌握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建议安排学生读图探究、回顾知识的活动较多。建议老师在指导学生活动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特别要多鼓励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分层教学,难度大的问题给优秀生回答,比较简单的内容给中下层次的学生做,做对了及时肯定表扬,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并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由于是复习课,练习肯定少不了,建议练习形式多样,可以小测,可以小组互相问答。当然测试练习选择要精,不要太滥。要让复习课上成让学生开心并有成就感的课。
反思四:世界的陆地与海洋教学反思
“海洋与陆地”这个活动中,教材上用方格纸和世界地图,让学生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来知道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要比陆地面积大得多。在之前试教的时候发现:有的格子里面既有陆地也有海洋,学生就不清楚该放在哪一类了?学生们都能数出海洋的格数多于陆地,但是得到的确切格数却有着多种不同的答案?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就用一个小游戏——看看右手拇指在哪里?替换了教材上的这个活动。但是这个游戏实质运用到了 统计方法(如果累计抛地球仪的次数足够多,经过计算能够得到:海洋的次数/总次数≈71%,海洋在地球表面所占的面积越接近),这对二年级学生很难理解,绝大部分学生在乎是否能够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没有意识到它的实质。如何把趣味性和学科知识更好地融合起来,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去思考。
最后一个环节:我们真的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吗?替换了教材上原来的大气层这个内容。之所以这样设计一个方面是为了整堂课的完整性,前面一个环节已经学习到海洋与陆地,这时又折返学习大气层,不免感觉有些突兀,内容上没有一定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大气层对于二年级学生还是比较抽象的,它存在于地球的表面,这和学生理解的地球的表面这个概念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出于以上两个原因的考虑,未设计学习大气层这个内容,而是围绕“地球上水资源很丰富但是人类能够使用的水资源却是很有限的”这个主题对这个环节进行相关的设计。这个环节中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的了解淡水资源的有限,使用量筒演示,演示过程中出现了容积和百分比的表述,和韩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提到了此问题,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字没有具体的概念,这个内容过深了,当时只要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水的多少就可以了。对教材的处理、教学内容深度的把握要更为细致全面,应该更多考虑到学生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