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时代的来临教学反思(2)

时间: 08-26 作者:王大志 栏目:反思
在最后讲到钢铁时代的带来时,我出示了泰坦尼克号图片,熟悉的电影画面,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

本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探究思考”题,然后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停电事件为例,要求学生思考问题“人类是否只能一味地依赖电力这一能源?你对能源的开发有什么建议?”。透过历史看现实,培养学生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

1、本节课课堂内容充实,学生兴趣盎然,基本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可怎样从牵着走到自己走,这是一个问题。

2、通过本课教学,我更深刻认识到老师在备课是不光备教材、课本,还要备学生。对于课堂上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教师应如何正确应对,这是一个教学机智的问题,这些机智是我们写在纸上的教案无法体现的。因此教师要加强专业素质,拓展知识面,深挖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提高教学质量。

3、从这堂历史课来看,我们教师要注意开课导言即导入语。精彩的导入语,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平时要多学习,多研究身边的优秀教育案例。

总之,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围绕教学目标,不断地去尝试去探索,才会有所收益,从而增强历史课的魅力。


反思三:电气时代的来临教学反思

本课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密切,取材于生活的话,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产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气时代”。

同时,本课也具有较高的分析理解难度,教师可以采用以导为主的教学法,读、讲、议结合,通过学生讲故事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从而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思四:电气时代的来临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实施,实施的主要环节就是教学过程。《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历史教师就应该努力实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下面就所上的初三历史“电气时代的来临”一课做如下反思。  

一、本堂课在教学中表现出的优点  

首先,自己在准备此课时,为贴近中考、体现三维教学目标,认真研读了《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参,并以此为依托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以利于课堂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备课是上课的关键,此课内容虽然不多,看似比较简单,但其中的内容确是较高的理解难度与较强的故事性并存的。为了不是就教材讲教材,开发课外资源,自己在课前查阅了大量的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如: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爱迪生的故事及各项发明,同时为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课前布置学生也收集了相关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确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自己还将教材原有三个子目的顺序进行了重新调整,先讲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条件、内容及特点,在讲新能源的出现、人类对电的认识,最后讲围绕电的发明及电给人类生活生产带来的巨变,重组后的教材更具条理性,层次也更清晰。  

第三,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上的又一次飞跃,为了使知识更具系统性、完整性,避免知识上的混淆,课堂上从两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时代特征、主要的成就三方面进行对比,并引出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样使整个的科技革命成为一个整体,利于学生对知识把握的整体性。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