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2)

时间: 03-25 作者:燕留方 栏目:反思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设计比较合理,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学环节紧凑,层次感比较强,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质疑释疑而真正得到了知识。通过这节课,我自己也得到了很多启示,对课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进一步完善课堂,完善自我。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二:

    比较成功之处:1、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能较好地理清教学思路,教学设计板块明晰。
    2、把听、说、读、写、演较好地融入到课堂中来。
    3、能够较好地肯定学生,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
    应该努力的方向:
    1、没有很好地明确学生的学习需要,还是设置好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深入,没有真真正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学生读得少,对于朗读能力、古文的翻译能力等基本功落实不够到位。
    总之,这节课有可取之处。但通过不断的反思,我发现,热热闹闹的未必是好课,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每节课学有所得就非常重要。


两小儿辩日教学反思三: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 汤问》。本文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持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孩子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中,我“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先读、再议、后讲”这样的模式,而是致力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赋予文言教学以生命的活力。
    首先,一开始上课就从文章的标题切入,抓住课题中的“辩”字,从“辩”字入手,将学生直接带入到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之中。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找出文中四个轴心词语,弄清两小儿不同的观点和他们各自的依据。文章读通了读懂了,就为下面的辩读和深入理解“为学”与“为人”的智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是以多种形式的诵读贯穿始终,强调感悟。由于教学中不把重点放在死抠词句上,不嚼得过细,这就留下了较多的“空白”,便于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悟;对于文章的重点——两小儿辩论的语句则加强指导,反复体会、品味,并指导评点,这就突出了文章最精彩的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人物的印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最后,我还注重拓展文本,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行文本的整合。比如,由文中“孔子不能决也”联系到《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增加了学生对人生智慧的收获。我还采用角色置换的方式让学生揣摩孔子对两小儿嘲笑的态度和看法,使学生更深入地走近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课堂上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诵读文本的积极性。用学生喜欢的各种方式去读,力争读法多样,读的兴趣浓厚。读是感悟的基础,读得流利,读得有情有趣,感悟才有可能深入。而这个环节却未曾达到我预计的效果,学生没有放开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完全融入到古诗文的意境当中。这可能与我还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关。如果在这个环节前再加一个环节,让一个读得特别好得同学来引读一遍,让学生自由点评,产生要读得比这个同学还好得强烈欲望,可能效果就不一样了。而且齐读之后也要加以适当点评,为后面的朗读背诵做铺垫,要是能做到当堂成诵就好了。
为你推荐
2014-07-04
201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