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3)

时间: 02-17 作者:陈序 栏目:反思
    总之,在课堂上,我本着充分相信学生,努力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给他们自读自悟的机会,争取使学生都“动”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如人意的的地方,比如:1.在范读上还要多揣摩,从而更好的进行朗读指导。2.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比较单一,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多元的评价。但我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不断地学习,我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四:

    这个星期,是家威跟着我实习。他是个很好学机灵的男孩,我发现其实90后的孩子除了娇气与自我为中心点之外,没有什么特别不好的。他们一样努力,一样认真。希望能用心准备,给他多点启发,毕竟人生路上,能帮助一个刚走上社会的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儿。#p#副标题#e#
    所谓“一诗一画”,每一首古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有些诗画是山水怡情,有些诗画是离别情伤,有些诗画是雄心壮志,有些诗画是相聚欢喜。《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短短的28个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畔送别图,表达了一种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又有一种阔大深远的意境,是唐代送别诗中的佳作,读之、品之,饶有韵味。诗虽美、情虽真,但是如何引领学生入诗境,品味其间的美妙却是一个难点。如何突破难点呢?我抓住了“解诗题,知作者——读诗句,明诗意——提问题,想画面——品诗句,悟诗情”的思路,设计了教学,通过品悟、交流,不仅体会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还感受到了诗的美妙之处。
    一、诗与歌结合:
    诗歌,诗歌,诗可以歌之咏之。唐诗是可以唱的,唐诗是有音乐美的。课之伊始,播放《送别》,淡淡的、缓缓的带着忧伤的曲子、送别时冷清的画面把学生带入了诗中的情境,接着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有关送别的古诗句,引起了学生对旧知的回顾,实现了新旧知识的衔接,进而引出课题,交相机通过图片、故事等交待了诗的背景材料,使学生对写作背景有了全面了解。
    二、诗与画结合:
    “青杏小、桑叶肥、繁花似锦、杨柳如烟、斜风细雨”的美好时节,李白不能与昔日的老师、朋友孟浩然结伴同游,吟诗作对,却要与他分别,他的心情该是怎么样的呢?我特意搜集了扬州三月美景的图片,制成动态影集,并配上“烟花三月下扬州”的音乐,通过听觉、视觉的感受,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作者送别好友时的那种羡慕、惆怅、伤感、恋恋不舍之情。接着,通过多媒体情境再现了李白送别孟浩然时的场面,目送着缓缓的流水带着友人的小船渐行渐远,作者内心的留恋不言而喻。
    三、读出诗的味儿
    十分诗七分读,“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本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比如:节奏读,自由读,齐读,引读,男女赛读,配乐读,做到读有层次,读有要求,读有指导,读有评价。以读悟情,以读入境。尤其是引导学生读后两句的时候,我创设情境:⑴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成了帆影。李白没有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涌起—— ⑵帆船渐渐远逝了,已消失在蓝天碧水的尽头,李白还不肯离去,他望啊望啊,心中默念—— ⑶帆船消失了,只剩下那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想起昨日种种,他踮起脚来,又在望啊望啊!心中再次默念——发自内心的引读,使学生不禁进入诗中意境,为情所动,随情而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