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2)

时间: 02-17 作者:陈序 栏目:反思
    当时决定上这首诗的时候,很多同事问我为什么要教诗,诗并不好教。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因为我不会教诗歌,所以想把握这个机会来好好地学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二:

    终于上完了这节课,从备课到试教再试教到正式上,前后花了四、五个星期的时间。不管我上的如何,首先特别要感谢窦老师和我的师傅。在两次试教前窦老师都帮我梳理一遍教学设计,并两次在深夜给我打电话指导我的朗读;在正式上课前的周末,师傅也是仔细地给我修改教案,并让我去她家给她说课并指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送别诗中的精品,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情景交融,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所以选了这首诗作为诗歌课题组的研讨课来上。
     在上课之前,窦老师让我反复看王崧舟上的《枫桥夜泊》和戴建荣上的《送元二使安西》两个优秀课例,希望我能从他们讲授古诗的方法中获得一些教学的灵感。最后定的教学目标是:1、有感情朗读诗歌,读出诗歌的韵味;2、理解诗歌,想象画面悟诗情;3、体会古诗抒发感情的表达方式。重、难点是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步骤分为揭示题意,初读古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悟诗情,拓展升华,小结六个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自我反思,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初读古诗时,韵味还是没有出来。有些学生读的音不准,有些学生读的不够流利,有些学生的感情不够,怎样有价值地去评价学生的朗读并加以有效地指导是我以后要着重加强的地方。
    二、理解诗意部分花费的时间太多。在学生借助注释读古诗之后,先问他们读懂了什么,又问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的,大家交流了以后又找学生说说整首诗的意思,有些地方学生都说重复了,以至于后面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感悟诗情,以后还要注意把握好课堂上的时间。
    三、诗品得不够。由于前面花费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想象画面去品诗部分就品得不到位,对“烟花三月”、“孤帆”、“长江”等画面的理解都不是很深入,学生到最后快下课时才慢慢地有点入境。
    四、课堂上的评价性语言要好好练习。就像江校在评课时所说的,要专注地倾听学生,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评价和反馈,对有些答案要进行追问,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比如在品“孤帆”时,严以宽同学觉得这里很“独特”,但我没有及时去挖掘这里为什么“独特”,就让这种不拘一格的感觉戛然而止了,真是遗憾。
    五、资料的位置放得不太合适。在开始揭示题意时就介绍了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关系,其实在此学生只要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就行了,到后面学生体会不出朋友之间那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时再加以介绍可能会更好一些。
    第一次尝试上古诗的研讨课,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整个过程还是收获颇多,希望以后更加努力。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反思三:

    本节课我引导学生以读促悟,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情景;以语言运用为中心,通过朗读、想象、合作、表达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彰显个性中,边学,边积累,边创造;让学生在自读中真正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得到情感的陶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发掘诗句中关键词,利用图片帮助理解,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活跃。拓展送别诗积累扩大学生阅读量,进一步感受友情、友爱的温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