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教学反思(2)

时间: 08-09 作者:傅阳阳 栏目:反思

其次,整节课感觉自己的授课语言过多,仍脱离不了教师问学生答的那种较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不够突出,因而学习的主动性不够高。这些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教学理念在变,学生也在变,教师的教也应该顺时而变,该怎样变?《长征》教授过以后,留给我的是深深的思考------教学中的万里长征该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反思三:长征教学反思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作者以其军事家高瞻远瞩的眼光和诗人豪放热情的气概,回顾了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精神,抒发了作者勇往直前的豪迈情怀。全诗八行五十六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万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诗歌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毛主席的豪迈和红军的大无畏精神打动了我,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首诗。因此,上公开课时,我选择了它。  

为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这首诗,让同学们也喜欢这首气势磅礴的史诗,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刚开始,我想一节课上完全诗,设计了由认识毛泽东开课,引入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再由激情介绍长征、激情范读《长征》入课,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最后引导学生品味诗句,领悟诗的魅力的教学环节。但上课的前一天,我在别人班上试了一下,发现一节课无法上完我设计的内容,无奈之下,我忍痛割爱,删去了前面的激趣环节,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或许因为这个小插曲吧,课堂上,我的激情消失了一大半。回顾这节课,有些许可取之处,也有颇多遗憾。  

一、打破常规,直扑重点  

《长征》一诗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便统领全诗,赞美了红军的不怕困难。教学时,我没有按照常规,引导学生去逐句理解,而是直扑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诗眼“不怕”和“难”,然后找出从哪些词中读出了长征途中的难,又从哪些词读出了红军的不怕难。这样学生很容易围绕重点静下心来读,并深入思考。  

二、整合资源,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金少水拍云崖暖”时,我充分利用学生课前所搜集到的资料,给他们补充“巧渡金少江”之史实,再以充满激情的导语,带他们进入情境,理解“暖”。教学“大渡桥横铁索寒”时,我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电影《飞夺泸定桥》片段,那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让学生不寒而栗,当然也就很轻松地理解了“寒”。

三、创设情境,读诗入画

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展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克服困难的一幅幅雄壮的画面。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诗读成画,诗画合一。如学生读“五岭逶迤”时,我问到:“读这个词时,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读“乌蒙磅礴”时,我又问:“这个词又让你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脑海中立即呈现了蜿蜒起伏、长无尽头的五岭和气势磅礴、高大险峻的乌蒙山。读到“岷山千里雪时”,我问:“透过‘岷山千里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战士们饿了、渴了怎么办?”这一点拨,学生一想象,静止的文字马上灵动了起来,诗句变成了画面,画面凝成了诗句,诗画形成了统一,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反思四:长征教学反思

在学校组织的学年集体备课示范活动中,我选择了执教《七律·长征》这一课,因为我觉得毛主席写的这首诗实在是太有气势了,我很喜欢。但全诗仅有五十六个字,这么短短的一首诗,怎么才能教好呢?而且,我一直都喜欢选择一些情感细腻、比较深沉的文章来作为公开课的教学内容,这次忽然换成这么气势磅礴的课文,我能为此作出转变吗?我有些许担忧。为此,我曾好几次打退堂鼓,“算了,实在不行,那就换一篇课文吧。”我这样对自己说。但是,我为了上好这一课,已经花了好多时间了,一遍又一遍细细地读课文,细细地思考,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还特意去买了好几本有关长征的书,恶补长征相关的知识,就这样放弃吗?我好象并不甘心。在一次又一次的犹豫、矛盾与彷徨中,指导老师耐心细致、不厌其烦的指导,使我最终选择了坚持。不管结果如何,我得去试一试。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