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教学反思
篇一:《长征》教学反思
今天继续学完了《长征》一课,不甚理想,希望反思一下,于失意中总结一点有用的收获。
一、关于古诗教学。首先,《长征》是一首七律,上课伊始简介了七律的基本格式,提到了颔联和颈联讲究对仗的特点。但未作强调,所以在做《补充习题》时仍有学生问我什么是“对仗工整”。因此,重要的知识点必须在课堂明确要求,落实掌握,改写则写,该记就记。其次,对诗意的理解,应该建立在解决字词的基础上,而字词的理解应该结合诗句中的修辞展开,必要时可以直接讲授。比如“腾细浪”和“走泥丸”运用了比喻,之所以很形象,就是因为“逶迤”是连绵不绝的意思,“磅礴”是气势盛大的意思,对比之下不仅理解诗意,也感受到诗中蕴含的豪迈英雄气概。而“暖”与“寒”似乎含有拟人手法,但不敢肯定,在课堂没有提出,只是补充了“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从而体会红军战士欢快喜悦与心惊胆寒的不同心情。拓展阅读,丰富画面,无疑也是古诗学习的重要策略。此外,主题阅读,对比体会,可以进一步理解诗人表达的情感。比如这一课补充毛主席的其它长征主题诗作,而《游园不值》就可以补充描写春的古诗,后面第24课则可以补充描写夏的古诗或者诗人同题材诗作。
二、关于预习。本学期虽然尝试了不同的预习策略,但目前来看基本失败。我觉得这种失败有两层意思,一是学生的预习行为没有效果,二是我的预习期待存在偏颇。学生的预习缺乏主动性,而我的预习指导没有针对性,也就没有了实效性,无论书面作业,还是网络课堂,都无法对学生的预习能力乃至学习能力起到有效指导与提高,不客气地说,流于形式。比如《长征》,需要了解长征故事,我建议学生搜集了解,整理跟帖,但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所知有限,就连我提前发在帖子里的《飞夺泸定桥》等故事也没有读。对,没有读就是根本原因。哪怕跟帖也只是ctrl+c,尽管后来我对跟帖字数作出要求,希望逼着学生整理资料,而不是简单的ctrl+v,但仍欠缺可控性。反观钱英东老师的策略更具实效性,将精选的长征故事打印下来,分小组品读欣赏,再交换读书感悟,一节课时间可以对长征的艰辛有了很直观很深刻的感受。而我对预习过分期待,在课前缺少调研,在课上又一味迁就,于是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加剧了学生对预习的抵触心理,也直接影响了课堂师生情绪。对,无法反馈就是预习生成的瓶颈。其实最早想到预习单,就是受到梦轩老师的启发,从而坚定了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只是梦轩老师的预习单以书面练习的形式呈现,我嫌操作上太麻烦舍弃了,现在看来,是最重要的反馈环节被舍弃了。此外,预习内容与形式没有固化,学生无法形成思维反射,我自己也囿于个人能力疲于应付,常常临阵磨枪,生拉硬凑,这也是预习效果底下的重要原因吧。
三、关于课堂。一分付出一分收获,没有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就没有情感交融的教学生成。《长征》一课的教学花了两课时,第一课时上了一半,负气预习;第二课时讲了一节课,我讲得口若悬河,学生也听得兴致勃勃。可这是一节好课吗?课后一回顾,不仅漏掉一些知识点,比如诗句中的对偶、比喻,而且应知应会的内容掌握不扎实,比如长征精神的意义,甚至课文本身的背诵默写等。而最大的败笔就是学生并没有走进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事件中,整节课除了听老师讲,就是捧起书来干巴巴地读,对于诗中所表现的情感根本无从谈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与我的教学设计太过粗放不无关系。在备课时只是考虑教学流程,只是考虑解读文本,对问题的设计不够精致,对互动的引导不够投入。一句话,教师备课的懈怠偷懒,必然带来课堂生成的捉襟见肘。这就像一副毒药,不仅毁了学生的学科乐趣,也毁了老师的钻研精神。所以,我想今后的备课不要太过求新,更要求实,不要太过追求形式的花哨,更要注重有效互动的生成,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用过两次凌版的课件,非常朴素,但从他的反思来看,教学生成精彩纷呈,这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的道理吧。还是那句话,好的教学是对学生的亲切款待,而亲切款待经常是主人比客人受益更多。既然是款待,怎么不用心考虑“客人”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