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变迁教学反思(3)

时间: 08-22 作者:王豪 栏目:反思

3.设计讨论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海陆变迁的积极性,教师给材料放手让学生间合作共同探索问题,刺激学生知识的内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落实课标的效果很好。

我认为本节课存在的缺点是:

在讲述板块运动时,如果有实物模型模拟,学生可能接受抽象知识会更加容易。


反思四: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1、本节课以成语典故作为引入,魏格纳的事迹作为过渡,整堂课讲故事的形式贯穿始终,形式新颖,紧紧牵引学生的思路,其学习兴趣也随之被 点燃。由于本节课的难点“板块构造学说”以及海洋的生成与发展牵涉到较多专业用语,而且内容也比较枯燥,本以为学生难以接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已经注意多 念这些专业用语,如“碰撞”、“张裂”、#p#副标题#e#“挤压”、“隆起”等,并把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但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被点燃,难点的突破比想象 中的效果要好。

2、地理教学应秉承让学生学有用的地理这一宗旨,在讲解完火山与地震后,有必要花上5分钟左右的时间讲解地震前兆现象以及 避震措施等,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很感兴趣,虽然课堂纪律有点难以控制,但确实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地理知识。不过由于时间问题,本节课主要以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形 式讲解了避震措施,而没有讲到地震前兆的现象。

3、以魏格纳的事迹引入,讲解完“大陆漂移假说”后,让学生说说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学习魏格纳什么优秀品质,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可适当加以引导、点破,从而渗透了品德教育。

4、 地表形态变化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本节课只讲到了地球内力作用,而没有讲到外力作用,考虑到外力作用是高中地理的教学内容,而且本节课安 排的教学内容已经很多,担心如果讲到外力作用会增加学生的难点,但是如果不讲就造成了学生知识架构的缺陷,到高中再学可能会比较吃力,所以以后再上这一节 课应该考虑把这部分的内容补上。


反思五:海陆变迁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知道“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了解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些优点,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首 先,在教学设计上教学内容比较紧凑,各环节的衔接较自然,使知识能够比较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其次,课外的教学资源插入非常得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能 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如,紧扣教学内容,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海陆变迁”视频动画进行导入,调动学习氛围,激发学习欲望;再次,学生回答问题时能较好的进行 引导和及时做出评价,师生间的交流适当。如,在学生运用所学观点解释地理现象时,学生一时无法做出解释或答偏了,

能够引导学生慢慢得出正确的解释。最后,采用了较多图片,培养了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这是地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目标培养的一大重点。本节课的知识点的讲授、问题的提出以及解决都是通过读图来完成的。

不足之处在于本节课的活动环节较多,如读图分析、解释地理现象、小组讨论、表演、拼图等。学生讨论时间过长、表演时间过短,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