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教学反思

时间: 07-09 作者:刘浩 栏目:反思
反思一:卜算子咏梅教学反思

《卜算子咏梅》是六年级第十一册的21课,这篇课文将陆游和毛泽东的两首词同时出现在了课文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这篇课文时要将两首词对比着来讲,引导学生自主研讨,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革命家,高瞻远瞩于世界风云变幻,托物言志于日理万机之中,他以博大的胸怀,既写出梅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品格,反映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必胜信念。

陆游生活在金朝派兵攻打宋代的时代,面临山河破碎的现实,他主力抗战,然而遭到的却是投降派的一次次的打击和排挤。词中那株生在荒郊野外的梅花,在断桥边自开自落,无人理睬,暮色降临,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风雨的摧残,这显然是陆游不幸遭遇缩影。他就像梅花一样,不想去争艳夺宠,任凭百花的妒忌与排斥,即使浑身碎骨,也不改变坚定的信念和坚贞不屈的品格。
 
时代不同(跨越800多年),性格不同(毛泽东:豪迈,浪漫;陆游:清高,洁身自好),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不同。

 
反思二:卜算子咏梅教学反思

陆游,是宋朝著名爱国诗人,积极参加过抗金斗争。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已经了如指掌。他写的有名的《卜算子  咏梅》成为千古绝唱,除了词本身的艺术价值因素之外,词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趣的是,若干年后,另一位伟人毛泽 东在读了这首词后, “反其意而用之”写了另一首《卜算子  咏梅》。在这里,我们看到,毛泽东并没有做反面文章,他所说的反其意而用之,我认为主要是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的不同。学生对于这样的理解也十分深入。

毛 泽东的词,上阕写了初春来临时的一株傲雪寒梅,在冰天雪地的百丈冰中正开着艳丽的花。一个“送”一个“迎”一个“归”一个“到”,把春天来临时的喜气洋洋 表达的非常生动。而一个“俏”字,把在冰天雪地中一枝独秀、傲雪迎霜的万里白中一点红的寒梅的乐观精神表露无遗。为下阕作了很自然的铺垫,所以陆词的上下 阕关系在意思上有转折的意思,而毛词的上下阕意思上是顺承的关系。陆词是极力压抑,提高感情水位,增大落差;毛词是尽力疏通,使感情自然流畅。下阕,虽说 梅美丽,但不去争春,只报春。等到山花烂漫时,她在花丛里偷偷地乐。把一个不为自己,只为大众的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献身精神轻松地表达 出来了。

总之,学生认为这两首词除了内容之外,在风格上的不同是:毛词明亮欢快、乐观向上、天真烂漫、豁达大度;陆词却是凝重阴郁、沉 闷 感伤、慷慨悲壮。在思想境界上:毛词助人为乐、大公无私、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达则兼济天下;陆词克己保节、洁身自爱、为保志节不惜粉身碎骨,是穷则独善其 身。


反思三:卜算子咏梅教学反思

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同题词后写的。本课学生原先预习过,所以学习兴趣挺高的。本堂课我采用回忆有关梅花的诗词或课文导入,从而激发学生对梅花品格的了解、体会。课堂上我运用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等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了梅花的特点: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领悟了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开阔的胸襟,从而满含激昂赞叹之情读出了梅花的风姿,梅花的品格。为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理解,课后,我指导学生画一画“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并把这一景象写下来。我们还开展了毛泽东诗词朗诵会,效果很好,大家热情很高,纷纷找出不同时期毛泽东的作品,通过朗诵,学生对毛泽东诗词的特点体会得更加深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