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挨打教学反思(2)
时间: 07-07
作者:向员
栏目:反思
双方唇枪舌战,场面激烈,很有撞击思想的畅快感。正方始终坚定立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放在当时社会环境看问题,论述比较充分,还能引进刘心武的政治斗争观,同学之间合作比较好,参与度高,因而获胜;反方虽知道宝玉的价值,也能指出正方认识问题的愚昧性和落后性,但是没有能针对反方一再进攻的发言,提出有效反驳,再者多数同学参与度不高,只有几个人发言,因而落败。
我的总结,肯定学生的整体表现。优点:1、“该不该打”这一论题并没有背景限制,但是反方能自定背景,巧妙为自己的立场搭台,是很好的破题做法;反方能认识先进思想,立足现代,这是最珍贵的价值观,可惜没能牢牢定位是从现在看过去,指定正方倒行逆施。2、同学积极参与,表现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参与精神,在辩论中发展了思维。不足:1、把握全局的能力比较欠缺,因为没有读过《红楼梦》,所以无法举出更多有力的论据,分析问题也不够细致,对课文文本尤其是贾政王夫人口口声声要面子不要人命的做法没有深入分析其思想根源。2、语言还比较粗糙,辞不达意的情况时有发生;3、偶尔会狡辩,在无谓的假设中纠缠不清。
总的看来,这样的课堂形式在小说教学中可以推广。当然,不以一概全,只能在矛盾冲突比较突出,故事情节明确的传统小说的学习中使用。抓住冲突点,让学生畅所欲言,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都有实现。
第4课时,我将具体总结并补充对《红楼梦》的一些介绍。
教学是遗憾的艺术,总有顾此失彼之处,能实现一点价值就算了.
作文三:宝玉挨打教学反思
今年4月,我有幸承担了“中山——上海”优质化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公开课。在忐忑不安中,我反复地读教材,查阅有关资料,与同事们讨论。在紧张和兴奋中,我与一群陌生的学生一同完成了这堂课。课后更是有幸聆听了专家柳泽泉的精彩点评和听课老师们中肯的意见,经过自己的一些思考,有以下的几点心得:?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降低难度,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在陌生的学校,面对陌生的学生,在45分钟里完成一篇古典作品片段的阅读,并且要让学生有所得,这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宝玉挨打》选自我国四大名著《红楼梦》,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果不其然,课前与学生交流时,50多人的一个班级只有两个同学犹犹豫豫地说自己看过几集电视连续剧。简单提了一下出现在课文中的几个人物,学生们都困惑的摇头。根本没听说过这些人物,更不用说对《红楼梦》中人物错综复杂关系的了解了。课文中出现的人物超过十个,我决定只抓住最主要的两个人物——宝玉和贾政——作为研读的对象。然后,尽量让学生接触一些可感的形象。于是截取了连续剧中宝玉挨打的2分多钟的画面让学生观看,作为课文的引入,强烈的矛盾冲突、演员们精彩的表演一下子就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了,在这2分多钟的画面中,学生们一下子弄清了贾政、宝玉和王夫人之间的关系。顿时轻松起来,不再觉得经典名著高不可攀了。为进一步深入研读课文打下了基础。?
二、最大限度的利用课本资源,根据文本体裁,确定教学内容。?
在备课的时候,我不仅仔细地研读了这篇课文,而且把整本教材作了一番研究,后来发现课本第二单元的一篇议论文《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跟《宝玉挨打》的内容有关联,对学生研读《宝玉挨打》这篇课文有很大的帮助。于是,在头一天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我要求学生不仅要读《宝玉挨打》,也要把《红楼梦的情节波澜》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