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反思(2)

时间: 07-29 作者:吴敏 栏目:反思

总的来说,这堂课完成的比较顺畅,学生对概率的理解掌握的比较到位,但还有一个美中不足的地方是深度不够,第三部分的练习练的不到位,主要可能在试验这块放的太松,时间把握不住。三次教学,三次不同的效果,我的感受很深,下面就我对这次教学的体会谈两点想法。

1、精心备课,提高课堂质量。

教学不是简单的重复书本上的知识,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要想提高课堂质量,上课前必须要精心的备课。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比如这堂课,课本上为什么要让我们做抛硬币的试验,它的目的在哪里,我想我们老师要很清楚,而且在试验之前也要让学生明白,而不是因为书上要求做实验,所以我照做,这也是学生在试验阶段课堂非常活跃,但是在试验之后却变的如此沉默的原因。其次要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语言,数学的语言表达应该是简洁的,有些老师在上课之前从来没有考虑过,一个定理,一个概率该如何表达才能使学生听明白,而是对着课件把概念重复一下,解释的时候又显得十分啰嗦,学生要花很多时间去理解老师的话,要是有一个环节没有跟上老师的思路,把本来有点懂的学生都讲糊涂了,所以现在我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学生讲,老师你说话能够直接点吗?有些问题我本来懂,被你一讲我又糊涂了。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很不好。最后要精心设计板书。现在有了多媒体,很多老师上课就是对着电脑讲,连板书都省略了,只有在公开课的时候,才能看到板书的影子。结果一堂课上完的时候,让学生总结时,学生对着老师无语,或是绞尽脑汁去回忆老师的内容,结果只能回忆其中的某些细节,而不能把完整的过程讲出来,我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这节课也白上了。如果教师能够精心设计板书的话,学生就能从你的板书中看到这节课的来龙去脉了。

2、发挥教学机智,争做课堂的引导者。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活动阵地,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总会出现一些备课时我们老师不曾考虑到的事情,这时候很多老师都不大冷静,想法把学生的思路绕到自己设计的思路上来,这样老师讲的累,学生最后也不一定能理解。比如这堂课中让学生自己说说概率的定义这一环节,由于高一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不可能用十分精确的言语把概率的定义完整的描述出来,甚至有不少同学认为频率就是概率,面对这个意外,我的一个不理智的做法是让她坐下,换了一个成绩较好的同学来讲,这样不但使学生丢了面子,在其他老师看来,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败笔。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对于一个问题,我们要多想想为什么她会理解错误,怎样引导既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又能让她正视自己的错误,得出正确的结论呢?这些都需要我们老师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发挥我们的教学智慧,彻底把握课堂,做课堂的引导者。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位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他可能永远也成不了名师,如果一位教师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他将有可能成为名师。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也许我没有这样的机会,但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教学外,我想应该多反思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多做做研究,多学习一些新的教学理论,这样会对自己的教学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吧。


反思三: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反思

概率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度量,本节课通过学生自己所举的例子加深对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这三个概念的正确理解;通过学生亲本章内容是必修三部分最后的内容,在整本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概率是一个生自动手试验,突破学生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随机性和随机性中的规律性”的难点。同时发现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附近,然后得出概率的定义,总结出频率与概率的关系明确他们的区别。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了试验、观察、探究、归纳和总结的思想方法,符合新课标理念,应大力提倡。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