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教学反思(2)

时间: 07-28 作者:曾玉茗 栏目:反思

3、探究菱形性质

对 于这个地方,先让学生通过导学卷采取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通过观察思考与分析,同学间互相交流,分小组进行总结归纳。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得出菱 形的性质。在学生代表回答过程中,对的,我要给予肯定,不应该过多补充、解释;不对的,我给予提示或找其它同学回答。学生通过自己的证明,验证自己的猜 想。

4、探究菱形公式

在这里设计问题:已知菱形两条对角线的长,你能不能求出菱形的面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完全能够自己探究出来。总结出菱形公式。

5、例题讲解

这是一道来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处理例题时,我就有点着急了,感觉到时间有点紧,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没有让学生先说自己的思路,直接我带领学生分析,然后板书,规范几何语言。

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是菱形的性质的探究及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但在应用方面有些学生还不够熟练,以后会出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加以巩固。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于时间的安排上没有把握太好,导致后部分内容处理起来,在时间上有点紧。对于年轻教师的我,在今后我一定要深挖教材,研究自己的教学语言。


反思四:菱形教学反思

第一、吃透教材,分析学情,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教学课程,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素质教育理念。

1、了解学生已知的,分析他们未知 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本节课之前学生学习了菱形的定义和性质,而菱形的定义是菱形判定的方法之一,因此由菱形的定义可以很自然地引到菱 形的判定方法。同时本节知识对以后学习正方形判定也深有影响,掌握这些,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2、“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 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 地将教材知识激活,形成有自己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如:本节课菱形的判定定理2、3的探究和应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针对判定定理2,我制做了教具,通过每 个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让他们带着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感受动手实验的乐趣。培养学生猜想的意识,感受直观操作得 出猜想的便捷性;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针对判定定理3,我给学生准备好尺规和“画一画”,让学生从直观操作的角度发现问题,使探究的 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针对判定定理应用,遵照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判断题、证明题。让难点逐个击破。

3、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的运用能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突破教学难点,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化静为动,化抽象为 具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但多媒体的教学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学。正 如,有评委说:“一堂课下来,没有板书就不是一堂好课,一定要两者有机的结合。”

第二、课堂教学作为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如何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更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呢?下面我从课堂教学中的“激”“引”“导”“放”四个方面淡一淡。

1 “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如本节课导入:先出示跳伞运动员#p#副标题#e#在空中组成菱形图片,引入课题,抓住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又如本节 课的例3题目比较简单,可方法“活”,灵活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同时运用心理激励原则: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或是一次表现机会 的给予,使学生有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成功的愉悦,在成功中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树立自信心,形成学习的内在动力。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