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2)
时间: 07-26
作者:吴鸿
栏目:反思
当然了,这堂课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出现了许多细节上的漏洞。首先是实验设计不够到位,在音叉实验中,不应该把音叉座拿掉了让学生直接拿音叉,影响了音叉的发音。当时我只考虑拿着音叉座会不方便实验,没注意这样会影响学生听音叉声音。在得到振动的概念后,老师追问了一句“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学生没有把振动联系在一起,只是回答说“声音是敲打(力的作用等)产生的。”而我当时就是想到要让学生说到振动,然后我就可以板书箭头。于是我反复强调了,当然学生是聪明的,很快就明白了老师的意思,但我没有让学生的思维更深刻。事后组内评可后才发现,当时学生这样回答时,我只要把钢尺用力的弯曲,问“老师,用力了,你听到声音了么?”这样的一个小环节就可以马上使学生纠正想法,而引到振动上来。真是水平有限呀!
总之,课是上完了,感觉轻松了。但是想想过程真是不简单。这次的教研活动真的锻炼了我,至少给了我更大的自信。一堂好的课是要从一点一点做起的,要把握好每一个环节,要说好每个字每句话。要多听取前辈和专家的指导意见,要多钻研,只要自己努力了,没有上不好的课。
反思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教学中,我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围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时间,让学生先根据已有经验进行猜想, 然后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展开观察实验活动,从而了解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有关,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结论。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以下两个方 面:
1.实验材料取材于学生的生活,体现探究材料的结构性。
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能提高实验的实效。在实验中,我为学生 提供了他们十分熟悉的材料:钢尺、橡皮筋、气球皮、纸片、镲、音叉等。材料结构丰富,数量充足,使人人动手落到实处。而且材料大多来自学生的生活,#p#副标题#e#激发了 学习热情。在观察实验,提出假设过程中,选择了钢尺、橡皮筋等为典型的物体,帮助学生发现“振动”,理解“振动”;在初步建立“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概念后,又借助镲,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振动产生声音”,停止“振动,声音消失。最后提供音叉让除了用触觉感受到物体的振动,还能用视觉看到物体振动是怎么 样的。如:使学生用肉眼就可以看到音叉振动时会发出声音,不振动时就不会发出声音,更能体现物体振动与发声的关系。
2、循序渐进,注重学生探究过程的引导。
研究物体为什么会发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很难说清楚。在本课教学中我立足学生的前概念,尝试打造“自然而生“的科学课堂。
(1) 假设验证,揭示前概念。前面在听声音、制造声音环节中,已引起学生对声音的关注,激起学生认识声音的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心理状 态,又为后面的交流打下基础。学生在“制造声音”活动的基础上,再让他们猜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样使他们的猜想不再盲目,而是建立在他们的认知基 础上的。
本课的教学核心概念是: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学生在此前往往关注的是动作本身,而不是发生物体的状态。这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向突破难点,就应该立足学生前概念,只有顺应了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2)实验探究,观察发声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