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教学反思(3)

时间: 07-16 作者:彭骥 栏目:反思

“的确如此。”我连忙肯定,“双方的同学所说的都言之有理,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随后,我又对双方观点作了简评和总结。同时,我又不失时机地赞扬了双方的同学:“这说明大家的确认真阅读了文章,并认真思考了,双方的发言都很精彩。”我看到了有些同学脸上露出了笑容,我的内心更是高兴。因为学生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体味到学习的乐趣。

这时,又一个同学突然站起来问:“老师。像您这样说,我们对人物的分析不是丧失了一个标准了吗?”

这也正是我想要说明的问题。作为本节课的结束,我因此向学生们点明了文学鉴赏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评价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而具有某种未定性和模糊性,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阅读快感和遐想,这也正是文学经典的魅力之所在。我也希望同学们在解读文学经典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独特体验,读出经典新的含义。”

讲到这里,同学们都露出若有所悟的样子。

我又和学生约定,我们都以《我心目中的玛蒂尔德》为题写一篇人物短评,然后在一起交流。我从交上来的作文情况中发现,许多同学都写出了论点鲜明、有理有据的好文章。

这节课基本上实现了我所预期的目标,形成多元对话的课堂氛围。靠学生与文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主动探究问题。我不再为学生代言,而仅仅起到了引导的作用。我讲的少,学生讲得多;我教得轻松,学生们也学得轻松。学生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文学经典的蕴藉之美,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领略到了语文学习之乐。


反思四:项链教学反思

这是教学至今一次大胆的尝试。教师的分析总结,集中在课初与课末,目的是为了示范与明确。而课的主体部分,主角绝对是学生。

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自评自说了整整两节课。

然而他们投入热情之高,课堂气氛之活跃,关注文本之细致,课堂反应之机智却远远超出曾经精心准备的任何一堂课。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

一、 预习作业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沉入文本,充分“预热”。特别是“续写结尾,改编剧本,排练演出”调动起学生潜藏的表演欲望,促使他们自主自愿地细致研读文本;分组合作,给了部分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p#副标题#e#乐于在集体活动中勇挑重担团结协作实现自我价值;教师经常督促,较好地保证了预习的质量。

二、 第一课时教学重点突出,问题设计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充分关注文本,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分析鉴赏“故事”作了良好的学法指导。学生听课效率很高,使得下一环节“举一反三”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三、 第二三课时,重在学生实践。让学生在剧本演出中发现情节设计中的种种误区,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师生、生生与文本的对话中拔乱返正、澄清认识,明确小说创作情节设计的要义。此环节在课上可谓是高潮迭起,唇枪舌剑争论不休!

教师在此环节中基本处于“无作为”状态,因为学生的表现太过精彩!虽然剧本本身存在巨大的漏洞,但在此情此景下,教室气氛已然是“一边倒”,所有的人都被眼前的一幕“震住了”。教师也早无心对情节进行深入一步的思考,除了频频点头随声附和几乎已找不到别的言语来评价。然而课后,仔细想来,其实真是大有文章可做!首先,路与范爱农的结局有可比性么?这样的安排算得是“向伟大的鲁迅先生致敬”么?其次,路的自杀在一时冲动下可以理解,然而对照文章细细想来,在路心里最重要的人就是玛,而文中也不时地写到为了玛,路可以压抑自己内心的许多想法去一心安慰玛,他是一个相对理智的人,这样的选择,在他真的是可能的么?再次,原文作者对玛的态度其实就文本相关段落来看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批判,更有肯定,特别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因而仅仅将这部小说看作是“批判虚荣”的范本是不够确切的,编剧者将玛逼上绝路恐怕有违原作者的初衷。至少作者内心深处的“悲悯意识”是编者所忽略了的。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