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船教学反思(2)
时间: 07-14
作者:孙湘红
栏目:反思
反思三:租船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它在能正确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至少”和“最多”这两个问题,在计算出余数后,还要进一步思考,要求更高了。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出条件、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使之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相互结合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但是在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时,学生不知道什么情况下商要加1,什么情况下不加1。这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的,可能是因为二年级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的原因吧,所以有些困难。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慢慢积累,慢慢学习。
反思四:租船教学反思
教学了《租船》一课后,通过对《租船》一课的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仔细梳理和回顾,认为本节课存在以下成功之处和教学不足,现将教学反思概述如下:
一.成功之处
1.培养学生图文结合、选择有用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的能力。比如:学生通过看图了解到以下信息:(1)有学生21人去划船; (2)每条船限乘4人; (3)每条船每时租金3元。要解决的问题是:至少要租几条船?我引导学生仔细分析、筛选有用信息,最后确定把信息(1)、信息(2)和问题合起来才能解答此题,而信息(3)属于无用信息。
2.培养学生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对学生的求异思维给予积极鼓励。如:“21人去划船,每条船限乘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p#副标题#e#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3.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说一说、摆一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现代教学论指出,操作——思维是一对链环,操作是前导,思维是关键。所以我让同学们用学具或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分一分,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亲身感知体验,并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不足之处
1.未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活动场景。“租船”问题对于高山地区的孩子而言有一定难度,因为他们从未看见过实物船,也从未见过那种活动场景,教师也无法给他们创设这样的真实情景。所以学生感觉有点枯燥。
2.未创设游戏情景。爱玩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它可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比起小组讨论更具实效性。而本节课未创设游戏情景,多是让同学们小组讨论,所以课堂气氛不热烈。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不错。但今后再教这个内容时,一定要取长补短,使之更好。
反思五:租船教学反思
“每条船最多可坐8人,50名同学需租几条船?”教材上唯一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这样计算:50÷8=6(条)…2(人),故得知需租7条船。但我为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允许学生突破规定的程式,引导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表示,鼓励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以下便是学生的几种解法。
(1)8×6=48(人),6条船坐48人,还剩2人,需7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