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反思(2)
时间: 07-12
作者:李姝
栏目:反思
让学生以情去理解说明文等使用类文章是不是容易背学生接受?很难说。抽空需要作个调查。
【小记】以前上完一节课也反思,不过总是大致想想,很难得细细致致的去考虑、记录。所以教了大半年书,总也没有进步。第一次把自己的课堂语言录下来,发觉是如此平淡无味。颇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现在开始,应该还来得及吧?
反思二: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较浅显的说明文,不容易在从文本内部挖掘,因此,我倾向于从设计思路的条理性和连贯性上入手,争取做到整节课浑然一体。从教学的效果和评委的评价两个方面来看,我得到了很多平时教学中没有注意或没有刻意要求自己的宝贵的教学理念。
第一、教学设计必须具备非常清晰的思路。
一节课就像一篇文章,起、承、转、合要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起”要有新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承”“转”要自然,还要有梯度,让学生的认识和深入遵循一种内在的合理的规律; “合”要有拔高,要结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和同化。
第二、问题的设计要有趣味,同时要有提高梯度。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征服知识,领悟知识的动机和渴望。
第三、要善于指导学生带着问题研读文本。
语文课容易走向单纯的架空分析,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放到文本的感悟和理解上,才能使得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得到真正的落实。也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有据可依。
第四、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贯通性,使学生在温故知新之上,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这也符合了学生的认识和学习规律。
第五、迁移的等级要适度把握,本节课对迁移就局限在了课文本身的理解和分析上,没有结合更高的写作训练的目标来设计。
第六、要深入开发、恰当利用教学资源。
对于文本本身的利用做的不够,课文很多地方表现了作者的严谨精神,完全可以作为深入挖掘的基础。
第七、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适度引导和同化。
本文作为说明文,是学生容易轻视的文体。可以从作者作为生物学家和他在科学普及的过程作出的贡献入手帮助学生形成科学严谨而又重文崇文的可贵精神。
总之,本次活动我受益匪浅,这些理念应当成为我今后教学中新鲜的血液,贯通我的教学工作。
反思三:南州六月荔枝丹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关注“教给学生什么”。《南州六月荔枝丹》与之前学生学过的一般说明文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作者通过广征博引,使得说明的内容丰富充实,说明的文字生动活泼,在准确说明事物特征,体现科普说明文的知识性的同时,突出了其文学性、趣味性,表现出说明文的文化魅力。此外,《南州六月荔枝丹》说明的对象是荔枝,说明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内心。这样的一篇文章自然较受学生欢迎,能够激发他们阅读仿写的兴趣和探究科学世界的浓厚兴趣。基于上述认识,我预设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体会科普说明文内容充实,文字生动活泼的特点;2、学习运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一种熟知的水果。“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的方法发现把握说明语言的不同特点;2、拓展学习途径,能够多渠道搜集资料、整合资料;3、读写结合,以写促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自主探知科学世界的兴趣;2、培养探究事物的科学精神。并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科普说明文内容充实丰富、语言生动活泼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引用”这种说明方法在本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