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众数教学反思(2)
时间: 06-05
作者:陈涛
栏目:反思
反思三:认识众数教学反思
众数和中位数是新增加的内容。平均数、众数、中位数都是统计量,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平均数是在一组数据内移多补少,假想各个数据变成同样多,用这时的数据代表一组数据的状态。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高的一个数,利用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表现整组数据的状况。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居最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利用中位数,也能描述整组数据的状况。平均数是小学数学的传统内容,有些时候,它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数据的整体状况,有些时候则不然。课程标准新增了众数、中位数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多认识一些统计量,初步了解对同样的数据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用合适的方法,才能比较客观地描述数据的特征,从而形成初步的数据分析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认识众数,我认为需要达到这样几个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众数产生的价值和需要;
(2)如何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3)能根据实际情境判断选择哪种统计量分析这组数据比较合适,进一步体会众数的实际应用价值。整节课有这样几点做得较好:
1、注重从情境引入,制造冲突,让学生认识到以前所学的平均数的局限,再引入学习众数的概念,体验其优越性。
2、注重课外知识的补充,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众数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3、注重联系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比较选择合适的统计量来客观地分析数据的特征,形成初步的数据分析能力。
总体来看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没有问题的课总感觉也不是一节好课。学生真的对众数非常了解吗?真的能联系情境正确判断选择哪个统计量吗?例如众数的存在是因为一组数据中出现了极端数据,使平均数明显偏离中心。可是怎样来界定极端数据?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教师应该对这点进行必要的指导。应该通过一系列的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在生生争辩中将学习中的矛盾凸显出来,从而对平均数、众数有更深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反思四:认识众数教学反思
现实生活中,常常需要对数据作统计分析,并能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因此,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统计”知识的教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各年级均有安排。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用众数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本节课我始终围绕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这条主线进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从对概念的初步感知,到对概念内涵的深入理解,最后到概念的灵活运用。设计环环相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统计观念。
一、教材处理方面:
苏教版的教材在内容上安排是这样的,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引发学生理解众数的意义,之后还安排了两题的小练习,主要也是针对找一组数据的众数的。 在教材上,我对教材做了比较大的调整:首先,我把例题改为了员工的工资问题,让学生在“平均数”这个概念上产生认知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学习众数的必要性;之后安排了找三组数的众数,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在一组数据中,众数的个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这两点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众数的意义和众数的求法,以及众数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