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众数教学反思(3)

时间: 06-05 作者:陈涛 栏目:反思
之后,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情境问题。如:售鞋问题、选拔舞蹈参赛人员、射击比赛等,目的在于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及作用,同时结合平均数进行对比,让学生初步感知众数与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二、课堂教学方面:

(一)、立足于激发探究愿望  

知识不是孤立的,新旧知识有时会存在矛盾冲突,教师如能找准知识间的冲突并巧妙激发出来,就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有效地将新知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这节课,我创设了学生学习所熟悉的真实问题情境:员工平均的工资是2500元,而实际拿到的却少得多,这是为什么以?利用这一问题情境,我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教学活动。先引导学生计算平均数。这样学生产生了平均数超过众数的认知冲突,从而自觉地去观察数据,发现是极大数7100和5100,使平均分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这组数据的特征。因此要探索一种新的统计量,使它能反映多数学生的水平。这一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愿望,使众数的产生呼之即出。 

二、着眼于引导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学习,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培养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教材为载体,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主动建构的步骤来进行学习。它在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显然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节课,我着眼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经历了主动建构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1、当学生发现平均数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这组数据的特征后,我向学生设疑:“你认为用哪个数来反应员工的工资水平比较合适”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发现这组数据的特征:这组员工的大部分人工资是1500元,1500出现的次数最多,从而自主探索出众数的意义。  

2、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特征,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本节课组织了具体情境、具体数据的分析等数学活动,学生经过观察、分析、讨论,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建构,逐步体会到这两个统计量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但描述的角度和适用范围不同。  

3、探究找众数的方法时,我让学生找三组同学成绩的众数。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找数据的众数的方法、从而得出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的结论。                 

三、致力于发展统计观念  现实生活中,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境中,根据大量无组织的数据,作出恰当的处理,特别应对数据信息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正确的分析判断。统计正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p#副标题#e#描述和分析来刻画客观现象,为人们更好地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首次将培养统计观念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的前提是学生理解统计的价值,能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投入到统计的学习中去。本节课首先引起学生对“平均分”产生认知冲突,发现单靠“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特征有时是不合适的,因此要学习另一种统计量——众数。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众数的意义、探索求众数的方法。另外让学生了解求众数的作用,也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安排了找众数替鞋店老板出谋划策、射击比赛选拔等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找众数这一统计量能帮助人们进行决策、解决实际问题。  形成良好的统计观念的关键在于统计方法的获得和掌握。只有掌握了统计方法,才能产生正确的统计思维,才能对大量无组织的数据信息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正确的分析判断,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