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奇怪的信教学反思(2)

时间: 06-30 作者:张倩 栏目:反思
       
……

在进行本课的教学后,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如:本文主要是通过用对话让学生去理解感悟。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这种感情不是靠单纯的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得到的,而是在学生入境入情、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自悟出来,有了语感读出来的。所以课上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小姑娘去读。这样入情入境更容易理解课文。不足的地方:因导入的时间过长,所以学生课上的朗读不充分,对词的理解不够全面。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探索,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反思三:一封奇怪的信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努力把握住了以下几点:

(一)导入环节设计亲切而自然。开课时,我用给女儿寄信的事情引出“信”和“信封”,并有意强调这个信封很薄以及寄信时需要写上地址和姓名。为后文理解“信的奇怪”做铺垫,也做了个小小的暗示。学生一下子就被这封信吸引住了,饶有兴味地进入了课文的学习。

(二)随文识字写字。课标指出,“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并注意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由于生字出现在了课题中,在板书课题后,我就安排了“奇”字的写字指导环节。以“大字不大真奇怪,‘可’字把它向上抬” 这样琅琅上口的儿歌自然地强调“大字头”在“奇”字中的特殊写法。通过巡视观察,我发现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大字头“的特殊写法,真正落实了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

(三)识字教学有梯度。课文要求认识15个生字,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一个不简单的学习任务,怎样落实这一重点呢?我采取了语境逐渐缩小的方法,三张幻灯片出示生字词。第一张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带生字的词语;第二张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增加难度,复现词语;第三张只留下生字,难度继续增大,以此考查学生记忆生字的水平。通过这三次有梯度的生字认读,实实在在地落实了低年级的识字教学。

(四)教给学生进行简单批注的读书方法,从小渗透“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课堂上,在找出“这封信的奇怪之处”这一环节,我先引导学生找出重点句“这真是一封奇怪的信,沉甸甸的,信封上除了贴着一张邮票外,一个字也没有。”,然后抓住其中的重点词“沉甸甸”、“一个字也没有”体会信的奇怪。并结合年段特点,顺势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将这句话用横线划下来,在重点词的下面用三角符号做标记。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都在文本中进行了简单批注。

三、反思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生成”对应于“预设”,尽管在课前的设计,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一些情况做了设想,然而我面对的学生是陌生的,千变万化的,他们的真实水平无法准确估计,更多时候与预设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当教学不再按预设展开,这就需要教师冷静思考,巧妙捕捉其中的亮点资源。

由于我对学生的情况完全不了解,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没有为教学的生成留有太多余地。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这样的机会还是不少的,学生的回答或思考与教学设计不一致时,就是教学生成的好时机。但在实际教学中,为追求教学预设的目标,我没有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而是尽可能想要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我预设的轨道上来。

其一,在识字写字环节,本该在开火车读生字词时,让全班学生跟着读一读,常态课上是这样进行的。但总担心后面的感悟课文这个环节的时间不够,就临时省去跟读这一安排,没有真正落实识字任务。第一学段的语文教学不应该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赶课。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