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2)
时间: 01-13
作者:李保德
栏目:反思
再提一下当时课堂中的一个小插曲。当学生提到“其他三个人为什么把刘连满一个人留下”这个问题时,我觉察到提问者是想说他们见死不救,并且有好些附和的声音。我欣赏他们并没有被伟大的事业所蒙蔽,而是对一个个体生命给以了关注,但也不赞同说其他三个是见死不救。我没有直接发表意见,而是让他们形成两派,进行辩驳,他们很快达成了共识。
后来在2班级上这一课时,我把第6步纳入第5步师生小结中,改为: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探险的经历,在这一课即将结束时,你还想说什么,请用一句话表述。这样改是因为我觉得第6步单独设计是很好的,但与整堂课不协调。后经细想,自己也认识到确实与最初的设计取向不统一,于是改了,改后的效果更好。学生有以下一些发言: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勇敢者才能领略得到;有志者,事竟成;我们的学习离不开大家的团结协作;爬得越高,所见就越多……还有一位同学稍改《伟大的悲剧》中的一个句子说道: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失败了,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三:
今天给学生上《登上地球之巅》这篇课文,有意外的小收获。
为了省时,这课的课件是我从网上下载稍作修改的(平常的常态课的课件,我都是从网上下载三四个,然后选择最近接近自己的教案,再修改,组合的)。
其中有一张课件是这样的:让我们认识一下三位英雄(显示的是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三位队员的照片)。当我出示这张照片的时候,我陆续听到班里的学生在下面嘀咕开来,终于有学生颇为愤愤地责问道:“为什么没有刘连满的?”说实话,当时在整合,浏览课件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注意这个细节,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好在我的反应快,我立马回道:“为什么要有刘连满的?他根本就没有达到山顶呀?不算英雄。”“可是,他甘做人梯,没有他,其他三人不一定能上去。”“他还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了其他队员。”“对呀,他还留了这么一封感人的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彻底沸腾了。我的血也跟着冲了上来,太让我激动了,学生能够不以最终的结果来断定一个人的成败,至少在我看来,这堂课算是成功的。我继续问道:“可是,你们既然认为刘连满最终虽然没有登上山巅,但是他为这个队作出了贡献和牺牲也是英雄,可是,你们为什么就没有人提到其他无名的队员呢?他们也是为这个队作出很多贡献和牺牲,他们也应该是英雄呀?”被我这么一问,班里的气氛一下安静了下来,大家都略有沉思。于是,我趁热打铁:“我想,这支队伍最后之所以能够胜利,仅考一两个人是不够的,他们后面肯定有一个强大的集体在支撑、帮助着,刘连满只是其中一员,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在默默奉献着。他们和刘连满一样也是英雄,大家赞同吗?”大家都信服地点着头------
这么一张不起眼的照片能够引发学生如此激烈的讨论是我事先未曾想到与预设的,所以给我很大的启示,,如果当时,我备课能够更认真仔细点,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以这张照片为支撑点,展开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做更深入的探讨,教学效果或许会更好。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四:
上本节课前,先用许多时间钻研了教材,查阅资料,备好课,自以为准备得比较充分了,考虑也比较全面了。但一节课下来给我如下启示:
1、过渡要自然
后来在2班级上这一课时,我把第6步纳入第5步师生小结中,改为: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探险的经历,在这一课即将结束时,你还想说什么,请用一句话表述。这样改是因为我觉得第6步单独设计是很好的,但与整堂课不协调。后经细想,自己也认识到确实与最初的设计取向不统一,于是改了,改后的效果更好。学生有以下一些发言: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勇敢者才能领略得到;有志者,事竟成;我们的学习离不开大家的团结协作;爬得越高,所见就越多……还有一位同学稍改《伟大的悲剧》中的一个句子说道: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失败了,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三:
今天给学生上《登上地球之巅》这篇课文,有意外的小收获。
为了省时,这课的课件是我从网上下载稍作修改的(平常的常态课的课件,我都是从网上下载三四个,然后选择最近接近自己的教案,再修改,组合的)。
其中有一张课件是这样的:让我们认识一下三位英雄(显示的是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三位队员的照片)。当我出示这张照片的时候,我陆续听到班里的学生在下面嘀咕开来,终于有学生颇为愤愤地责问道:“为什么没有刘连满的?”说实话,当时在整合,浏览课件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注意这个细节,也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好在我的反应快,我立马回道:“为什么要有刘连满的?他根本就没有达到山顶呀?不算英雄。”“可是,他甘做人梯,没有他,其他三人不一定能上去。”“他还将救命的氧气留给了其他队员。”“对呀,他还留了这么一封感人的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彻底沸腾了。我的血也跟着冲了上来,太让我激动了,学生能够不以最终的结果来断定一个人的成败,至少在我看来,这堂课算是成功的。我继续问道:“可是,你们既然认为刘连满最终虽然没有登上山巅,但是他为这个队作出了贡献和牺牲也是英雄,可是,你们为什么就没有人提到其他无名的队员呢?他们也是为这个队作出很多贡献和牺牲,他们也应该是英雄呀?”被我这么一问,班里的气氛一下安静了下来,大家都略有沉思。于是,我趁热打铁:“我想,这支队伍最后之所以能够胜利,仅考一两个人是不够的,他们后面肯定有一个强大的集体在支撑、帮助着,刘连满只是其中一员,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在默默奉献着。他们和刘连满一样也是英雄,大家赞同吗?”大家都信服地点着头------
这么一张不起眼的照片能够引发学生如此激烈的讨论是我事先未曾想到与预设的,所以给我很大的启示,,如果当时,我备课能够更认真仔细点,有注意到这个细节,以这张照片为支撑点,展开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做更深入的探讨,教学效果或许会更好。
登上地球之巅教学反思四:
上本节课前,先用许多时间钻研了教材,查阅资料,备好课,自以为准备得比较充分了,考虑也比较全面了。但一节课下来给我如下启示:
1、过渡要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