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教学反思(2)

时间: 01-12 作者:杨远程 栏目:反思
    因此,我想到特级名师窦桂梅的博文中写的,有些译文已经失去原作真实意图的精髓,对于这种课文老师一定要先对原著进行解读,真正理解了作者的意图,进行整合后再成为课堂上的东西。这需要老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前期备课。
    在课堂上我让学生自己学习课文,然后填写关于蝉的生活习性的调查表,简单明了,培养孩子对生物的兴趣和科学实践精神。


蝉教学反思三:

    人教版七上课文的变化在暑假中就予以了一定的关注。新学期开学后翻看崭新的语文书,首先发现的是第一单元的《生命 生命》 被更换成了《短文两篇》,一篇是小思的《蝉》,还有一篇是席慕蓉的《贝壳》。后面一篇《贝壳》以前在苏教版的七下曾经看到过,不过《蝉》倒真是第一次看到。仔细研读之下,发现这两篇课文的主题依然是“生命”,只不过原课文强调的是生命的坚强,而这两篇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生命的意义。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引起年级新生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似乎比杏林子的感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今天给学生讲的是《蝉》,从朗读开始。先听学生的齐读,基本没有什么字词的问题。然后是我自己的范读,事先怕再读错,在办公室练习了好几遍。给学生读的时候,有意思地放慢了速度,加强了重音,自我感觉还算可以。
    回顾这一节课,我不自觉地以朗读为主要手段,以中心问题引领学生来理解文本,通过数字的对比让学生感悟生命的长和短,也让他们自主发现了问题,并在我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解决了问题。虽然学生程度不好(这从找中心句需要九个学生回答可见一斑),但只要老师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去理解、去感受,相信学生,多引导学生,他们还是能达到你的基本教学设计要求的。我们老师需要做的是点燃学生头脑中的这个火把!


蝉教学反思四:

    《 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了蝉的叫声很单调,一些小鸟主动来教它一些本领,可蝉却不肯学,结果一辈子只会“知了,知了”地叫。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不认真学习是学不到本领的。#p#副标题#e#
  课文第二小结写黄莺、画眉、云雀想教蝉学本领,写法相同——都是对话描写,句式和结构相同——都是简短的感叹句。因而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挖掘教材的文本因素,进行句式训练,:“( )想教蝉( ),( )想教蝉( ),( )想教蝉( )。”“( )、( )和( )分别想教蝉( )、( )、( )。”这样的训练帮助学生梳理课文,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我边说“蝉的叫声确实很单调,所以,森林里很多有名的歌唱家都想教给它一些本领。”,边出示句子:“许多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蝉学本领。”在理解了“有名”、“本领”后问道:“课文中有名的歌唱家指的是谁?”然后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把这三位歌唱家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介绍了这几个歌唱家:“黄莺、画眉和云雀天生就有一副歌唱家的嗓子。黄莺又叫黄鹂,因羽毛金黄而得名,它的鸣叫声就像活泼响亮的笛声;画眉鸟,它不仅歌声委婉动听,还善于模仿其他鸟鸣声,虫叫声;云雀,别看它长得不起眼,羽毛的颜色和泥土差不多,可是它的鸣叫声非常高昂悦耳,听,他们正放声歌唱呢!歌唱家们不仅歌声动听,还很热心呢!他们都想教给蝉一些本领。三位有名的歌唱家想教蝉什么本领?请你读读课文第二小节,用直线画出黄莺、画眉、云雀说的话。”在学生们交流时,我适时小结并板书:“发音、识谱、唱歌”。接着,我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分了两个层次,先请同学们学做歌唱家读他们说的话,再提高难度请同学们看着板书背一背歌唱家的话。紧接着进行两个句式训练:“( )想教蝉( ),( )想教蝉( ),( )想教蝉( )。”“( )、( )和( )分别想教蝉( )、( )、( )。”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