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案教学反思

时间: 09-23 栏目:学习方法

此处阳光正好,秋风不燥

——《济南的冬天》 教学反思

今天的阳光终于把几天的潮气驱散。

一早,我到顶楼的花园里去晒被子,阳光纯净得让我睁不开眼。楼顶上一片狼藉,连日的秋雨,把残花败叶打落在地。夏天绷的遮阳网在秋天显得有些累赘。我的多肉基本死了一大半。不敢细数,我已经多久没有上楼来了。

上周末才下定决心把花台里的杂草扯了个大半。但是今天我不想做农夫。我晾好被子,望着城西外的远山。那些山青翠可爱,山顶云雾缭绕。

想起那天给孩子们讲《济南的冬天》,济南温晴的冬天是因为它的地理环境。跟我们邛崃的地形差不多。邛崃是盆地中的盆地,天府中的天府。我又给孩子们讲了邛崃山脉,龙门山脉……然后讲到了地理的魅力。决定人类早期文明发展方向的是地理环境,很多人认为海洋文明比大陆文明更具包容性,发展更快,但是其实大陆文明更具有稳定性和延展性。比如传说中的大西洲不是就成了不解之谜了吗?而四大文明古国无一不是内陆国家。

孩子们听得是津津有味,我也侃得是神采飞扬。

最后铃声响起,我嗔怪他们:“你们怎么不告诉我,跑题了?又把我带进沟里了。”孩子们哄堂大笑,教室里洋溢着快乐。“你们必须把地理学好,不然我太委屈了!”我佯装严肃,他们点头如捣蒜。

讲地理我当然不专业。但是激发他们热爱自然学科的兴趣,是语文学科自身就带有的人文价值的工具性和目标性。现在的语文老师不好当。只说考试,照本宣科,学生乏味,适得其反。不说考试,成绩压力,家长反感。

我常常在兴趣和应试之间辗转不已,试图去找一个平衡点。

后来终于得到一些体会。

首先是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自己要打破学科壁垒,关注其它学科的内容,至少要懂基本的常识。比如讲文言文,至少要把历史朝代倒背如流,要对文章的创作时代和背景要有深入的挖掘吧。讲科普性的说明文,至少要懂得相关的知识体系吧,不然去乱说一通,不把学生带偏吗?一堂语文课怎样才能有趣生动?我们常常提到要深挖文本,如何深挖?

现在的孩子已经不是我们小时候那样的孩子了。他们已经开始读《时间简史》、《这就是量子物理学》……如果我们只停留在文本本身的讲解上,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了。

有趣生动的课,必然是一堂容量极大的课。既有知识性的积累,又有能力层级的体现,还有人文价值的生成。

我常常在备课时,战战兢兢,生怕漏掉哪怕一小点知识点。但是我的师父告诉我:“黄敏,一课一得!不是每篇课文都要面面俱到!你应该关注的不是你这节课讲了多少个考点,你应该关注的是你的学生这节课又更爱语文多少。他又有了哪些能力的提高。”

我终于释怀。常常在讲课文时,因为抓住一个小小的火花,自由地延伸出去。跳出文本,跳出课堂,跳出语文本身,跟学生去享受暂时的自由与放纵。这样不但没有影响我的课堂效率,相反,我的课堂专注度是非常高的。我可以明显感受到,那些喜欢走神的孩子,走神的频率在降低,专注的时候更多。

但是自由地想象与思考并不是天马行空的乱跑。那是需要我们大量的学习,宽阔的眼界,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课堂上收放自如的管控能力。这不是一天两天练就的本领,是我们需要日积月累,不断努力的结果。

我常常觉得时间不够。我给我身边的朋友都提了要求,他们如果得到了一个哪怕再小的我们平常没有重视,甚至认知错误的常识,必须立刻与我分享。然后我都会把它记录下来,再在合适的时机分享给我的学生们。

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理解。(具体论述,不作展开。)那绝不是我们教参上那样简单片面的理解。

比如“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一堂语文课,我不知道如何定义优秀,但是我时时刻刻告诫自己:绝不能读死书,更不能教死书。

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无知的孩子欺骗,那么他们就会变成无知的孩子。

阅读量如何质变成孩子的认知能力,我觉得语文课堂的能力培养,就是打开宫殿的那把钥匙!

与同行们共勉!也请大家批评指正!

 

 

 

 

 

  • 分页 >>
阅读全部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