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课教学计划(4)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
一. 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把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要求作为工作指导,努力开展好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三级管理的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因此,在课程的设计,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教师的课程意识,形成实践的课程观,正确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切实确立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展。
二. 教学目标
1 . 生活实践目标 —— 强调学生在真实生活的实践能力,帮 助学生表现自我和验证学科学习内容。
2 . 人生体验目标 —— 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活动的意义,在体验反思的过程中不断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从中发现人生的意义。
3 . 个别发展目标 —— 在同一主题下针对不同能力,兴趣爱好和需求而设计多元活动内容,给学生个别发展的学习机会。
4 . 学科整合目标 —— 运用校内外的多种资源,整合学科知识。
三.工作重点
由于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解不深,所以我们的工作重点有:
1 、 强调综合实践理论知识的传授。
2 、增强在各个活动阶段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监督。
3 、让学生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弄清楚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活动的一般步骤是怎样的。
4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积极的同周围环境接触,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综合能力。
5 、加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包括各种形式的原始资料,并逐步完善学生的综合实践个人成长档案。
四.工作安排
( 一 ) 、准备阶段 :
1 、针对学生特点研讨并制定研究计划。
2 、完成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主选题会、确定课题。
3 、学习课题方案、计划的制定方法。
4 、各小组制定小课题研究方案
( 二 ) 、实施阶段:
1 、各课题组根据计划定时定地开展活动,做好记录,保留每次活动的各种资料。
2 、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小结,总结前段时间的实践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活动中的困难及解决办法,并指导后阶段的活
3 、各小组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记录,边实践边研究。
( 三 ) 、总结阶段:
1 、学生整理好各自的资料,写好活动中的体验,感受及收获等内容。
2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3 、学生自评
4 、教师评价,整理各方面资料,写课后反思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更有效地提升素质教育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尽早地通过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实践中体验,探究中创新,拓展知识和技能,锻炼、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实践能力、正确对待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激发和养成艰苦奋斗、创新探索、勇于拼搏、不断进取、团队合作的精神,让他们有机会去探索实际问题、参与实际生活,成为一个有素养、有能力的现代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