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课万人数学学习心得(15)
课后,我校教研组刘帅老师也针对这节课提交了题为《品尝优质课盛宴,汲取教师专业发展养分》的课评,并在第二天的《每日互动》专刊中刊登,获得优秀学员评课奖,现摘录如下:
第一节江萍老师的《千以内数的认识》是一节特别真实、特别精彩的课堂,让作为新教师的我学习到了很多,这些都是在教学实际中可以马上就用得到的“真经”。
1.轻柔亲切而又不失激情的语气,为学生创设了安全舒适的课堂氛围。
江老师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语气轻柔而富有激情,亲切自然不做作,让学生和听课老师听起来很舒适,给学生创造了愉悦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们学得很开心!
2.游戏激趣,有效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开场的小游戏短小精悍,快速的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江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很强,对学生评价也很多元化。这给我们新教师上了震撼的一课。
3.关于“有问题”学生的随堂指导,缩小或避免班级两级分化现象。
在课堂上,江老师很能读懂学生表达的意思,难能可贵的是江老师十分关注“有问题”学生的指导与提升,对于有问题的学生马上进行的指导和纠正。并在教学行为后,让原本有问题的学生再说一遍。对于这样学生的及时关注和指导,有助于缩短班级两级分化的距离,或者有效的避免班级的两级分化。
4.善于利用追问,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问题所在,自我订正,保护学生的自信心。
在课堂上,当江老师问到100的特点时,有学生回答说:“100是百位上最小的数?”江老师追问:“什么意思呢?”学生反映过来了,说:“100是三位数种最小的数。”类似的情况还有999是三位数中最大的数,江老师也是通过追问的方法引导让学生们自我纠正,自己说出正确答案。这种利用追问来帮助学生纠正错误答案的方法很好!很值得学习。
5.教学设计有层次。
江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有层次,层层递进。例如:在2.巩固练习中的看计数器写数的设计中,三个数的引申练习的层次是:递增进1,递减退1,递增进十。在这样的设计中分散解决难点“正确的数出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还有在讲千的构成是也很有层次,一千里面有几个百,一千里面有几个十,一千里面有几个一。同时注重数形结合,利用立体图形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6.基于课堂的启发。
在999接着数,数到1000的环节中,江老师请了一位同学到前面拨计数器,并且通过纠正学生要从个位起,一个数位接一个数位的拨,渗透“满十要进一”的思想。这个环节处理特别好。因为我认为“满十要进一”是十进制的核心要点。二年级上册学习《两位数的加减》、三年级上册学习的《三位数的加减》,其中的核心也是“满十要进一”“不够要退1”。所以在课堂上渗透“满十要进一”是十分必要的。
江老师的课堂中千位的出来很自然,但我想如果在课上能让学生感受到“千”必须性,没有千位,数就数不下去了,是否会更好呢,这样是否会让学生对于数位有更深的情感呢,是否会对建立学生的数感有帮助呢?
基于对江老师课堂的思考,我得到了下列启发,希望与大家探讨是否合适?
从999到1000,是“满十进一”的过程,而数位的出现一是因为如果没有新的数位,数就数不下去了;二是因为“满十要进一”需要新的数位。所以在数位的教学中,是否可以加上数位出现的必要性的教学呢?
即:为什么要有十位呢?因为一位数数到9的时候,数位不够了,满十要进一,所以出现了十位。两位数数到99时,再接着数,又数不下去了!怎么办?此时出现了百位,所以是十位上“满十进一”出现百位。当三位数数到999时,再接着数,又数不下去了!怎么办?这样就引入了“千”位,是百位上“满十进一”出现千位,后续可以引申到千位“满十进一”出现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