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群众路线实施方案(13)
时间: 09-18
作者:刘芸
栏目:方案
(二)从严督导把关,确保活动实效。县委成立14个督导组,由县委常委和其他县级党员领导干部担任督导组第一组长,抽调党性强、作风正、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督导组成员,督导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各乡(镇)党委、县直工委、非公工委、社区工委也要派出督导组,做好农村(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其他基层党组织活动的督导指导工作。督导组要准确领会活动的工作要求,熟练把握活动的方法步骤,精心制定督导方案,全程参与督导工作的各个阶段,对重点环节要明确督导重点和把关要求,以每个环节工作的高标准来确保活动的高质量。
(三)严明组织纪律,严格党内生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次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的生动实践。全县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等党的组织制度,注重解决组织观念薄弱、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的问题。要确保程序不变通、标准不降低、活动不走样。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活动启动前和开展中形成的活动方案、动员报告、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整改方案、专项整治方案、制度建设计划等重要文件,要提前经督导组审核把关后报上一级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审查。活动中,领导干部如需请假,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提出书面请示。活动结束前,由上一级活动领导小组对下一级教育实践活动情况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作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重要依据。多数群众不满意的,要及时补课、返工。
(四)强化基层组织,提升服务能力。要在活动中深入开展“基层组织提升年”活动,继续开展“引深‘十星百旗’,实施创星晋位管理”活动,强化服务功能,健全组织体系,建设骨干队伍,创新服务载体,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要深化大学生村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八带头”和“知农情、架农桥”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文化层次高的优势,扎实推进农村(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开展。要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建立稳定的基层组织运转和基本服务经费保障制度,推动人、财、物向基层倾斜,充分调动服务群众的积极性。
(五)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在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开设教育实践活动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言论评论、工作综述、专题专访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精神,充分反映教育实践活动进展和成效。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理论研究,适时召开理论研讨会。要加强舆论监督,通过案例分析、典型曝光、事件评述等方式,公开曝光一批顶风违纪、损害群众利益的反面典型。
(六)坚持统筹兼顾,做到“两手抓、两促进”。要把教育实践活动同县委重大战略部署紧密结合,与完成本地本单位各项工作任务紧密结合,统筹好时间和精力,使活动的每个环节、每项措施都紧贴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把党员、干部在活动中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效检验活动成效。
方案三:县委群众路线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统一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在全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下简称“教育实践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济宁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安排,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牢牢把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实施办法精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规定,突出作风建设,贯彻整风精神,坚持领导带头、示范带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教育与实践并重,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坚持求真务实、讲求实效,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突出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使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