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的应用(三)教学反思

时间: 08-08 作者:苏浩 栏目:反思
反思一:百分数的应用(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比较成功之处:

将数学内容“生活化”。“数学源自生活而应用于生活”本节课设计上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从引入、新课、巩固等环节的取材大都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例题从生活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探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又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的其它数学问题,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避免死记硬背,在学生明确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后,还鼓励他们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百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记忆类型和套用公式来解题,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实用价值。

课后有很多遗憾,比如上课节奏把握不好,后面练习过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理解新知识,学生的学习效率仍需要提高,练习题里没有时间让学生画线段帮助自己充分理解、巩固,学生的语言表达并不很准确等,缺乏评价性、激励性的语言。


反思二:百分数的应用(三)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设计,是在建构主义理念指导下,结合学生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的。从实施情况来看,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一改往日应用题教学的枯燥、抽象之面貌,而是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这一类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实用价值。

百分数应用题属于分数应用题,基本内容也包括了三大类,一是求分率,二是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三是求单位“1”的量。这三大类的学习,一要让学生弄清每一类的数量关系以及三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二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本课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杂交水稻和普通水稻产量的比较,同时介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通过这一形式,一是让学生感受到杂交水稻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激起学生爱科学的情感;二是给学生提供思考的具体事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性,激励学生学好数学。

在本课中加强了基本类型分数应用题的复习。这节课的开始,我先出示4、5两个数,让学生提出纯粹的数学问题,然后紧抓分数问题,再迁移到百分数问题,在此基础上,出示上述水稻增产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题目,目的是有效地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感受到学了数学就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反思三:百分数的应用(三)教学反思

最近一周一直在教学课本上的百分数解决问题的题目,虽然课本上只是简简单单几个情境和练习,在课时的安排上也只是两个课时,而且在备课的时候也有了初期的设想,打算把课本上的原有的情境体直接导入。结果在第一天上课的时候才发现,学生的真实情况根本和预料的有很大的差距。虽然在五年级下册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过了简单的百分数的除法问题,但是发现过了这么久,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还记得,大部分的学生都已经忘记了。看来只能再上新课之前重新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复习。所以在课时的安排上马上作出的调整,首先进行了一堂课的基础复习和适当的提升,并在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掌握之后,才开始进行课本上的情境的学习。从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学生通过了一定复习,整体的情况才有所改善。通过这次的教学经历,又让我对这样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体会。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