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教学反思
时间: 08-30
作者:易融
栏目:反思
反思一:升华和凝华教学反思
升华与凝华这节课之前,感觉这节课应该简单。
内容大致是:一、什么是升华,什么是凝华。二、生活中有关升华凝华的例子,三、云雨雪雾露霜现象的解释。
问题的解决方法:升华概念通过碘的升华实验说明,凝华则通过升华说明。接下来就是生活中的例子,方法与液化、汽化相似,找出热气,冷物质,随后就是物态的变化。但是课堂中的情况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在教学中,学生对升华现象能够理解(更确切的说应该是能够相信有这么一回事),但是对于凝华无论如何都不可相信。我在教学凝华过程中认为学生是能够理解的,于是直接从北方窗户上的冰花开始,请学生说说这个冰花是怎么形成的。此时学生没有根据我们的课前预设,他们认为水蒸气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固体。这时我指出在北方天气很冷,所以水蒸气是直接转变为固态的冰花的。这时问题出现了,学生怎么也不肯相信,认为气体不可能越过液体直接到达固体。在讨论不下之时,无奈我举出了樟脑丸的例子,学生立刻给予了认可(他们开始时就比较认可升华),而且非常有趣的说到:樟脑丸如果变成液态的话,衣服不就都变湿了。我追问:那么升华成立,凝华为什么不能成立呢?这时还有部分的学生不相信。我又得将课本中冰条上面的霜粒来说明。直到这时学生才肯接受这个事实。
归结原因,这个问题源自两个处理不好:
1、碘升华凝华过程学生观察,教师分析不足。在这个实验过程中,过于简单的让学生直接进行观察,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没有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更多的只是在观察一个好玩的现象。所以在这个实验之前一定要激发学生的矛盾心理,可以提问气态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时,可能直接变成固态吗?让学生在看这个实验的过程中要思考气体直接转变为固态的可能性。使实验的目的性增强。
2、从学生生活中的例子入手。课堂上过于高估学生实力,跳过了生活中的常见例子,一下子跑到我们不熟悉的北方,学生没有生活经历,难以联系知识。这也是造成课堂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引起共勉:
运用实验的方法,将科学研究渗透到教学中来,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分步骤,有层次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分析和探究,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所知道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会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哪些物质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学生互相之间交流所见到的现象.
2.归纳总结概念
分组进行实验,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成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由此,归纳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3.分析现象,巩固理解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加深对现象的理解,讨论升华,凝华的区别,交流讨论结果,得出结论: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教学中首先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探究得出结论,这样做有助于学生自觉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了解科学发展与生活的联系.
反思二:升华和凝华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反思
升华和凝华是八年级第四章物态变化第四节的内容,属于物质这个一级主题下的第一个二级主题,为九年级的关于物质的结构和属性的学习作好准备。本节课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由此让学生完整的知道物质形态的六种变化。尽管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且气体不易看见,而难于直接观察到。因此设计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让学生探究,让学生从实验中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得出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结论。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然后再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让学生自己根据图片说出各是什么现象,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趁学生思维活跃的时候介绍干冰的作用,引发学生探究舞台上的烟雾之谜,利用探究的结论引导学生列举出升华吸热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对自然界中一些现象做出科学的有力的解释,让学生从感性上知道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体会到物理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一节课的内容在实验探究和对熟悉的现象的探究中掌握,再利用水的三态变化将整章的知识串在一起,使学生对物态变化这一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避免概念的混淆。
升华与凝华这节课之前,感觉这节课应该简单。
内容大致是:一、什么是升华,什么是凝华。二、生活中有关升华凝华的例子,三、云雨雪雾露霜现象的解释。
问题的解决方法:升华概念通过碘的升华实验说明,凝华则通过升华说明。接下来就是生活中的例子,方法与液化、汽化相似,找出热气,冷物质,随后就是物态的变化。但是课堂中的情况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在教学中,学生对升华现象能够理解(更确切的说应该是能够相信有这么一回事),但是对于凝华无论如何都不可相信。我在教学凝华过程中认为学生是能够理解的,于是直接从北方窗户上的冰花开始,请学生说说这个冰花是怎么形成的。此时学生没有根据我们的课前预设,他们认为水蒸气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固体。这时我指出在北方天气很冷,所以水蒸气是直接转变为固态的冰花的。这时问题出现了,学生怎么也不肯相信,认为气体不可能越过液体直接到达固体。在讨论不下之时,无奈我举出了樟脑丸的例子,学生立刻给予了认可(他们开始时就比较认可升华),而且非常有趣的说到:樟脑丸如果变成液态的话,衣服不就都变湿了。我追问:那么升华成立,凝华为什么不能成立呢?这时还有部分的学生不相信。我又得将课本中冰条上面的霜粒来说明。直到这时学生才肯接受这个事实。
归结原因,这个问题源自两个处理不好:
1、碘升华凝华过程学生观察,教师分析不足。在这个实验过程中,过于简单的让学生直接进行观察,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没有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更多的只是在观察一个好玩的现象。所以在这个实验之前一定要激发学生的矛盾心理,可以提问气态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时,可能直接变成固态吗?让学生在看这个实验的过程中要思考气体直接转变为固态的可能性。使实验的目的性增强。
2、从学生生活中的例子入手。课堂上过于高估学生实力,跳过了生活中的常见例子,一下子跑到我们不熟悉的北方,学生没有生活经历,难以联系知识。这也是造成课堂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引起共勉:
运用实验的方法,将科学研究渗透到教学中来,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分步骤,有层次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分析和探究,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所知道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质会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哪些物质可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学生互相之间交流所见到的现象.
2.归纳总结概念
分组进行实验,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当固态碘变成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由此,归纳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3.分析现象,巩固理解
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加深对现象的理解,讨论升华,凝华的区别,交流讨论结果,得出结论: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教学中首先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和探究得出结论,这样做有助于学生自觉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了解科学发展与生活的联系.
反思二:升华和凝华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反思
升华和凝华是八年级第四章物态变化第四节的内容,属于物质这个一级主题下的第一个二级主题,为九年级的关于物质的结构和属性的学习作好准备。本节课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由此让学生完整的知道物质形态的六种变化。尽管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且气体不易看见,而难于直接观察到。因此设计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让学生探究,让学生从实验中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得出升华吸热、凝华放热的结论。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然后再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让学生自己根据图片说出各是什么现象,不但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引起了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趁学生思维活跃的时候介绍干冰的作用,引发学生探究舞台上的烟雾之谜,利用探究的结论引导学生列举出升华吸热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对自然界中一些现象做出科学的有力的解释,让学生从感性上知道物理知识是有用的,体会到物理知识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一节课的内容在实验探究和对熟悉的现象的探究中掌握,再利用水的三态变化将整章的知识串在一起,使学生对物态变化这一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避免概念的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