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反思
时间: 08-15
作者:王妍
栏目:反思
反思一: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反思
学生一直在埋头做笔记,对教师所讲的解释听不进去,这是教学效果的最大的不足。如何化解?我一直在思考?
学生做笔记是一非常好的习惯,但是只顾做笔记,不去听教师的讲解,效果会大打折扣。
新课程的教学就是这样,必须面面齐到,否则在练习中遇到难题,我们还是要解决问题的。而作业的出现的知识点,学生根本不重视它,只好利用课堂教学去化解。但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去解决呢?只有让学生在考试中出现错误去改正或强化训练。
反思二: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反思
一、线粒体、叶绿体:
1.没有注重基础。因为对课本中最基础的部分(识记)我没有讲,只讲了一些理解性的东西,而且是倒着讲的:即先讲线粒体的功能,然后围绕功能讲了线粒体的分布、数目、形态、结构,围绕一条主线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2.感觉没有什么要记的。的确,我的板书较少,学生以往的习惯是老师写在黑板上就记,不写在黑板上就不记,而我忽略了口头叙述时要求他们记。
二.其它细胞器
昨天学生提的较多的是板书较乱,学生不好记笔记。我由此想到了,我在备课时缺少对板书的设计和思考。同时也过高的估计了学生,以为口头叙述学生也会记的,结果你不写在黑板上,他是不记的。
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包括记笔记的能力。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课中只要是感觉需要记的,不论老师是否写在黑板上都要记。这节课我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板书的条理性加强,需要记时的要求明确。
关于习题:基础年级的练习是否要浅一些,但我不这样认为,外面一些名校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加深,学生才能站得高,便于开阔视野,提高其思考应变能力。许多老师会抱着教材、抱着大纲不放,我认为仅以大纲为准,不加深、不拓宽,则把希望寄托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率为100%,而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填全表格后,我又加以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习题,让不同组的学生可以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表述清楚并识记下来。
当然,并不是所有班级的学生都可以自觉完成分组讨论的工作,在其他一些班级的授课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过度专心于本组负责的细胞器,而对于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效果不理想。除此以外,在教授过程中还突出地反映出了一些问题,就是现阶段多媒体设置还没有到位,因此在讲述一些如分泌蛋白产生和运输过程时学生理解起来有较大的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争取进一步改正。
反思三: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反思
细胞器第二课时主要是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三个内容。
新课是在重点班班上的,首先是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因为上节课时间比较紧凑,所以没有对8种细胞器进行归纳总结,这节课算是归纳和复习一起了。加上看了学生的作业,反映出他们对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中的各个细胞器辨认不好,这节课特意补充了这个内容。因为前面提问了4个同学,导致复习花了15分钟,新课就只有25分钟了。时间比较紧张,我的实验视频长约4分钟,加上让他们看书总共花了10分钟。后面的两个内容就只有15分钟了,我通过展示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示意图来讲解,由于问的问题比较多,没有留时间给学生做笔记,就匆匆结束进入第三个内容。最后,第三个内容还是没有完成就下课了。课后指导老师跟我说,讲课不够紧凑,导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细胞质环流需要板书。另外一个生物老师就说是我在分泌蛋白的合成那里同样的问题重复提问,所以导致时间不够。课后我就针对这些建议修改了我的课件。
学生一直在埋头做笔记,对教师所讲的解释听不进去,这是教学效果的最大的不足。如何化解?我一直在思考?
学生做笔记是一非常好的习惯,但是只顾做笔记,不去听教师的讲解,效果会大打折扣。
新课程的教学就是这样,必须面面齐到,否则在练习中遇到难题,我们还是要解决问题的。而作业的出现的知识点,学生根本不重视它,只好利用课堂教学去化解。但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去解决呢?只有让学生在考试中出现错误去改正或强化训练。
反思二: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反思
一、线粒体、叶绿体:
1.没有注重基础。因为对课本中最基础的部分(识记)我没有讲,只讲了一些理解性的东西,而且是倒着讲的:即先讲线粒体的功能,然后围绕功能讲了线粒体的分布、数目、形态、结构,围绕一条主线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2.感觉没有什么要记的。的确,我的板书较少,学生以往的习惯是老师写在黑板上就记,不写在黑板上就不记,而我忽略了口头叙述时要求他们记。
二.其它细胞器
昨天学生提的较多的是板书较乱,学生不好记笔记。我由此想到了,我在备课时缺少对板书的设计和思考。同时也过高的估计了学生,以为口头叙述学生也会记的,结果你不写在黑板上,他是不记的。
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包括记笔记的能力。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课中只要是感觉需要记的,不论老师是否写在黑板上都要记。这节课我就注意到了这一点,板书的条理性加强,需要记时的要求明确。
关于习题:基础年级的练习是否要浅一些,但我不这样认为,外面一些名校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加深,学生才能站得高,便于开阔视野,提高其思考应变能力。许多老师会抱着教材、抱着大纲不放,我认为仅以大纲为准,不加深、不拓宽,则把希望寄托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率为100%,而这种情况是不可能的。
这种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填全表格后,我又加以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习题,让不同组的学生可以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表述清楚并识记下来。
当然,并不是所有班级的学生都可以自觉完成分组讨论的工作,在其他一些班级的授课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过度专心于本组负责的细胞器,而对于其他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效果不理想。除此以外,在教授过程中还突出地反映出了一些问题,就是现阶段多媒体设置还没有到位,因此在讲述一些如分泌蛋白产生和运输过程时学生理解起来有较大的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争取进一步改正。
反思三: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反思
细胞器第二课时主要是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三个内容。
新课是在重点班班上的,首先是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因为上节课时间比较紧凑,所以没有对8种细胞器进行归纳总结,这节课算是归纳和复习一起了。加上看了学生的作业,反映出他们对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中的各个细胞器辨认不好,这节课特意补充了这个内容。因为前面提问了4个同学,导致复习花了15分钟,新课就只有25分钟了。时间比较紧张,我的实验视频长约4分钟,加上让他们看书总共花了10分钟。后面的两个内容就只有15分钟了,我通过展示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示意图来讲解,由于问的问题比较多,没有留时间给学生做笔记,就匆匆结束进入第三个内容。最后,第三个内容还是没有完成就下课了。课后指导老师跟我说,讲课不够紧凑,导致不能完成教学任务;细胞质环流需要板书。另外一个生物老师就说是我在分泌蛋白的合成那里同样的问题重复提问,所以导致时间不够。课后我就针对这些建议修改了我的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