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小溪教学反思(2)

时间: 07-28 作者:刘宇轩 栏目:反思
   
总之,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要综合学生的学情、课文的特点、单元的训练点等多方面的因素。让我们的教学设计与生成达到最佳的效果。
 

反思三:林中小溪教学反思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习目标是“吟哦讽诵而后得之”,《林中小溪》是一篇富有诗情画意蕴含人生哲理的寓情于景的散文,编者把它安排在第一单元第二课,就是要我们在学习第一课《鼎湖山听泉》的方法,赏读美文,在诵读中体会作者蕴涵在写景状物中的丰富内涵和人生哲理。
    
本文的作者是苏联作家普里什文。文章是写俄罗斯高加索地区春天森林中的景色的,它以小溪流淌过不同地势呈现出的种种情貌,以及从中显现出的勇往直前、冲决一切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信念。溪流成为作者自我人生道路的写照。
    
今天,我分别在九年级两个班上了这篇课文,感觉在十二班效果比较好。首先我就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读呢?”有人说快速,有人说舒缓。我没有定论,笑着说“那么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课文去感知一下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来读这篇文章?”几分钟后,孩子们一致认为应该快速,热切的去读,并且找到了相关的语段来佐证自己的理由。从这里打开孩子们诵读的欲望:指名读——小组读——讨论读法——指导范读——精选自己喜欢的片段有感情读。好几个喜欢睡觉的学困生也高举了小手,我当然不会吝啬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在大家读得热火朝天时,我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你觉得林中小溪的目标是什么?它在向着目标进发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障碍?怎么对待这些障碍的呢?请大家快速跳读,找出答案,每找到一处奖励0.5分。这个问题很快迎刃而解了。
    
大家通过朗读,一定感受到小溪在林中冲破重重障碍奋然前行,这和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有相似的地方,到底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作者从自然景观中感悟到怎样的人生哲理?谈谈作者是怎样领悟到这些人生哲理的。请大家小组找出来,在相关的地方作批注,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我在巡视的过程发现,学生还找出来文章里其他的事物,他们觉得那些“气泡”“花蕾”“姬蜂”“黑星黄粉蝶”代表的是贪图安逸、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的一类,和自信、奋勇前行矢志不移的小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来这是八年级时学习高尔基的《海燕》中的象征手法,在大家心中留下了烙印。
    
只要用心抓住契机,只要充分信任学生,一定会收获多多,喜悦多多。课堂上读了,找了,品了,悟了,不拘形式精彩纷呈。晚上的练笔写自由命题,结合课文的相关句子和个人的人生体验,写一篇读后感。我敢预言,这样的文章学生一定会给我惊喜的。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