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好的礼物教学反思(3)

时间: 07-02 作者:黄天 栏目:反思

阅读教学重点是理解文中保罗两次错猜小男孩想法的句子,揣摩人物品格,理解句子含义,懂得“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理解水平,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班上交流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读书方法。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和独立阅读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是以读贯穿始终的。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以不同的形式读。浏览全篇提出问题,带着问题研读、分角色朗读深化理解。
    
本课教学主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学习语文的方法。

1、围绕课题进行提问和找中心句抓文本关键的方法。

2、带着问题自己勾画重点语句并写上批注的读书方法。

3、分角色朗读课文,以读促思的方法。。

4、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与文中人物达成情感共鸣,理解人物的想法,揣摩人物的品格。

5、收集资料的方法。

理解“最美好的礼物的真正内涵”是本课的难点。让学生分析保罗两次猜错小男孩想法的部分,反复朗读小男孩的话归纳小男孩的品格,另外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也便于为学生的理解搭建思维台阶,解除学生的困惑。

(三)前后照应,关注学情,在交流、探究中得到水平提升。
    
尊重学生预习初读的基础,教学伊始联系课题质疑“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最美好的礼物》一课,大家看一看在文中‘最美好的礼物’指什么?” ,让学生对美好的礼物有一个最初的认识——“哥哥送给保罗的一辆新车”,为理解文章题目、文章内容打下一个基础,为深入领会内容做好铺垫。在一步步引领学生仔细品味故事情节、感悟内容之后,再次引导学生回首、关注课题并深研题目——“在这个圣诞节都有谁得到了礼物?课题’最美好的礼物’究竟指什么呢?”,调动学生发散思维,联系全文学习感受表达个性化理解,呈现出课堂交流的一个亮点:“老师,我发现保罗得到了三份礼物,不仅有一辆新车,还收获了一个做人的道理,而且他带哥俩个去兜风收获了快乐。”“我觉得不仅是文中的保罗、小男孩和弟弟收到了圣诞快乐礼物,我们每个读者也收获了礼物——给予比接收更令人快乐这个道理。”……这些发自内心的收获,这些智慧的碰撞多令人欣喜。


反思四:最美好的礼物教学反思

今天我所讲授的这一课,作为重点内容是学习保罗两次猜错小男孩的想法,要求同学们反复朗读这两部分,可以更好地把握课文,提高其理解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些,我对《最美好的礼物》进行教学反思:

一、做到了抓住基点,覆盖全文,简简单单教语文。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故事性强,保罗猜错小男孩的想法有两次,因此我抓住这一主线引领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的,并从中体会“给予是快乐的”这一情感体验。

再说文章内容应该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因此,我从学生的学习情感和体验出发,抓住“小男孩最令人感动的两处话”,展开教学过程。通过“找出令保罗震撼的话语”,让学生总体感知文本内容并引发感动情绪;然后给足时间,在学生潜心会文后交流。让他们在情感上与文本产生共鸣,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小男孩一心关爱弟弟的美好心灵。这样的流程既体现了教学过程的简洁与整体性,又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较好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这样简简单单地教语文,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超越文本,读到文字里去,也能读出浓浓的语文味的。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