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反思
时间: 07-12
作者:庞敏
栏目:反思
反思一:琵琶行教学反思
我教《琵琶行》花了大概两节半课时。开始半节课(前半节课主要讲解上一篇课文没有完成的内容)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等工作。第二节课开始串讲课文,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串讲完第二段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然后让学生根据“前奏——轻重音交织——滑涩抑扬——高潮——尾声”的提示,对第二段进行分层次。在串讲第二段时,同样提到了在“银瓶乍破水浆迸”之前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句子在文学手法上的需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别时茫茫江浸月”和“唯见江心秋月白”等景物描写的句子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第三节课,前半节课重点在于讲解《李凭箜篌引》并让学生思考、讨论《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在音乐描写上的不同点。后半节课则在于简单地串讲《琵琶行》的第三、四、五段。
这样的文章重点不在翻译(教师不能纠结于一些字词的讲解),而在于理解和体会。所以,这样的文章对教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很高,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是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的,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就不会产生一丝的同情。教师的讲解要富有感情,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同情心,学生需要在教师的语言中读出同情,学生才能体会同情。这一点上,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不是做得非常好,虽然我尽量用语言去感染学生,但很明显,感染力不够,我能体会到学生已经知道要同情了,但我觉得程度不够,这个责任在老师。
在进行两篇文章音乐描写不同点的讨论时,我事先准备了大概六个要点,我教授的两个班级是两个层次的班级,1班属于第一层次,10班属于第二层次(全校共三个层次)。讨论并不热烈,这可能和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有关(需要脑子真正去思考,不是闭着眼睛就能瞎说),当然这并不出乎意料,我课前曾预计是有人回答,但回答不到点子上,然后我慢慢引导写出答案。但上课后的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10班有三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两个要点;1班有四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五个要点。
看来我对学生的了解还是不够,个别学生的思想已经开始向深入发展,这是我在以后上课时需要去注意的,特别是1班,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他们思考一些深一点的内容。问题的回答人数单一,总是那么几个人,其他同学大多沉默,这个问题早已有了,我要引起重视,今天我在1班就表扬了那几个发言的同学,批评了大多数不发言的学生。
反思二:琵琶行教学反思
《琵琶行》用两个课时授完,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以鉴赏音乐描写为突破口,用语言将抽象化为具像,并且从中概括出诗歌的内涵与实质,以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第二课时“学以致用”,通过联语写作,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的层次,将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运用,将领悟转化为能力。
从两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对问题的解决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应该高度重视的。
首先,教学设计,选准突破口。和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一样,过去本课多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阅读。我在教授此课时是引导学生感受独特情感,为此,我以音乐描写的鉴赏为突破口,品位它的描写方法及它的不同乐章,以此来带动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其次,解读文本,突出重点。本诗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在处理教材,解读文本时,围绕“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音乐描写是解读这一主旨句的一个侧面,情感认同是另一个侧面,而“探讨研究”的过程,是让学生围绕文本解读,并且探讨此句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主旨句,我还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景物环境描写,并且探究这环境描写和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这首长篇叙事诗。所以,短暂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并抓住重点,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教《琵琶行》花了大概两节半课时。开始半节课(前半节课主要讲解上一篇课文没有完成的内容)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等工作。第二节课开始串讲课文,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串讲完第二段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然后让学生根据“前奏——轻重音交织——滑涩抑扬——高潮——尾声”的提示,对第二段进行分层次。在串讲第二段时,同样提到了在“银瓶乍破水浆迸”之前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句子在文学手法上的需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别时茫茫江浸月”和“唯见江心秋月白”等景物描写的句子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第三节课,前半节课重点在于讲解《李凭箜篌引》并让学生思考、讨论《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在音乐描写上的不同点。后半节课则在于简单地串讲《琵琶行》的第三、四、五段。
这样的文章重点不在翻译(教师不能纠结于一些字词的讲解),而在于理解和体会。所以,这样的文章对教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很高,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是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的,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就不会产生一丝的同情。教师的讲解要富有感情,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同情心,学生需要在教师的语言中读出同情,学生才能体会同情。这一点上,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不是做得非常好,虽然我尽量用语言去感染学生,但很明显,感染力不够,我能体会到学生已经知道要同情了,但我觉得程度不够,这个责任在老师。
在进行两篇文章音乐描写不同点的讨论时,我事先准备了大概六个要点,我教授的两个班级是两个层次的班级,1班属于第一层次,10班属于第二层次(全校共三个层次)。讨论并不热烈,这可能和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有关(需要脑子真正去思考,不是闭着眼睛就能瞎说),当然这并不出乎意料,我课前曾预计是有人回答,但回答不到点子上,然后我慢慢引导写出答案。但上课后的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10班有三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两个要点;1班有四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五个要点。
看来我对学生的了解还是不够,个别学生的思想已经开始向深入发展,这是我在以后上课时需要去注意的,特别是1班,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他们思考一些深一点的内容。问题的回答人数单一,总是那么几个人,其他同学大多沉默,这个问题早已有了,我要引起重视,今天我在1班就表扬了那几个发言的同学,批评了大多数不发言的学生。
反思二:琵琶行教学反思
《琵琶行》用两个课时授完,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以鉴赏音乐描写为突破口,用语言将抽象化为具像,并且从中概括出诗歌的内涵与实质,以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第二课时“学以致用”,通过联语写作,提升学生学习古诗的层次,将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运用,将领悟转化为能力。
从两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对问题的解决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应该高度重视的。
首先,教学设计,选准突破口。和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一样,过去本课多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阅读。我在教授此课时是引导学生感受独特情感,为此,我以音乐描写的鉴赏为突破口,品位它的描写方法及它的不同乐章,以此来带动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其次,解读文本,突出重点。本诗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在处理教材,解读文本时,围绕“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音乐描写是解读这一主旨句的一个侧面,情感认同是另一个侧面,而“探讨研究”的过程,是让学生围绕文本解读,并且探讨此句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主旨句,我还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景物环境描写,并且探究这环境描写和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这首长篇叙事诗。所以,短暂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并抓住重点,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