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3)

时间: 07-12 作者:李嘉韵 栏目:反思
         
教学过程中,首先音乐中老师深情的介绍安史之乱和作者的处境,让学生很快的进入到诗的意境之中。

其次对学生进行诗歌朗读的指导训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既让学生深入理解体味本诗,又对学生进行了美育熏陶。
 
再次根据教学大纲中要求诵读古典诗歌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通过老师示范和借助资料让学生了解诗歌内容,揣摩诗歌语言,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最后引导学生回忆过去学过的杜诗,使之对杜甫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对杜诗意蕴的体会更形象更丰满。既温故而知新,又以新带旧,使学生的感知向深层发展。反思自己如何去珍惜现在,去实现人生价值,去维护社会和谐,实现先人的理想。

在教学中我力求把教学大纲的要求与新课程改革标准结合起来,构建语文综合性、实践性、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

 
反思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反思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县教育局提出的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的会议精神,开学伊始,我校便开展了以“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讲授了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的第30课《诗五首》中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教材分析:

唐 肃宗乾元二年(759),当时安史之乱还未平定。关中地区闹革命,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巴陵。公元760年,经亲友的帮 助,在成都浣花溪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眺塔,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 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流寓成都的诗人又一次遭受厄运。当时安史之乱尚 未平息,诗人由自身遭遇联想到战乱以来的万方多难,再一次把他从浪漫隐居的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充分体现了一代 “诗圣”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二、设计意图:

本课为古体诗教学,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真正体现“关注后三分之一学生”这一教学主题,使“后三分之一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高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我充分发挥了学习小组的合作作用,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搜集资料;2、朗读背诵;3、复述故事;4、美文赏析;5、旧知回顾;6、迁移拓展。

课前,#p#副标题#e#我布置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以小组长为核心,发挥组内成员的不同长处,明确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在品读、赏析、背诵的过程中了解杜甫这一伟大形 象,并结合旧知回顾,通过回顾背诵《望岳》和《春望》等杜甫作品,深入理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人生历程及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怀。

三、成功之处:

本 节课令我倍感满意的地方是:教学活动中,人人参与、人人动脑、人人发言。尤其是“后三分之一学生”,他们更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展 示资料”这一环节,每个小组都选派了虽学习吃力,但爱动手的学生来完成。他们认真搜集,内容具体而详尽。虽角度不同,但收获多多。在“朗读”环节,每个小 组各选派一名“后三分之一学生”进行小组朗读赛。从前很少开口的四名同学在课前反复进行朗读训练,其他人则在旁指导、纠正。课上四人进行分段朗读,效果出 人意料。在“复述故事”这一环节中,我激励每组中的“故事能手”来复述文章内容,学生热情高涨。在“美文赏析”环节中,我让小组选出“后三分之一学生”先 来表述,由其他同学作适当补充。在“旧知回顾”和“迁移拓展”环节,我大胆让“后三分之一学生”发表意见,同学们积极主动,思维得到拓展,知识得以很好的 迁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