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教学反思(2)

时间: 06-07 作者:蒋明东 栏目:反思
今天,我上了《北大荒的秋天》。这是一篇文字优美,可读性很强的佳作。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我不曾有这样的经历,也没有去过北大荒,但我却被北大荒人淳朴、热情、善良、勤劳深深打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片景,感受这份情,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课堂上能有一定的条理,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并通过“自由读——理解读——有感情朗读”一步步提高学生的读悟能力,了解课文。

2、注重引导学生从“天空、小河、原野”感受景色优美,从他们的特点学习作者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并练读有关句子,体会语句的准确及形象。

3、比较重视比喻句和拟人句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区别、练说和仿写。

4、在提问时不是太精当,显得有时范围太大,学生可能缺少明确的目的性。

5、因为教学内容较多,显得节奏比较快,部分学生可能跟不上。


反思四:北大荒的秋天教学反思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感同想象是紧密联系的,只有透过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反映出形象来,才能对语言文字真正有所感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情境、观察画面等手段,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感受,去想象,让学生产生“内在视象”,在头脑中再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使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的境地,这样,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课文所描绘的“形象”,更主要的是感受到了文章表情达意的整体性,获得丰富的语感。

在读到《北大荒的秋天》第四自然段的时候,我就想:这一段是有声音的,正是这些声音使得原野热闹非凡,那么能不能对此做一个延伸,使这一段内容更加丰满,声音更加丰富呢?于是就设计了以上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围绕原野充分的想象可能有的声音,学生在学会运用象声词的同时,脑海中在构建着一幅有声的画面,有的学生的画中有鸟儿,有的学生的画中有牛羊,这样丰富了文本的内容,学生也理解了原野的热闹。这样的一幅画面构成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声音也放到原野中去,仿佛自己就身处北大荒的原野中,设身处地的去感悟,去朗读,学生的语言就变成了画家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了动听的画。语感就在这样一种想象形象,再将形象转化为声音的过程中逐渐得到培养。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