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我不能”举行葬礼教学反思(2)

时间: 06-26 作者:杨沛然 栏目:反思
本教研组的研究课题是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边批注的习惯,也就是让学生学会批注式阅读。它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贴标签式的阅读和课堂浮躁作答的情况。课上精读感悟这个环节当中,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要求来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边批注的读书习惯。第一层:自读文章中感受最深的地方进行批注。教师在这时候没有对文本作任何讲解。完全是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自主性的对话。第二层:小组交流中,丰富修改自己的原有批注。这是一种小范围内的交流。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同伴交换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精华。或许会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见解,这是自己阅读思维发展的一种历程。第三层:集体交流中,继续丰富修改自己的批注。这是教学中最大范围的交流。即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交流表达中,疑惑可能解开了,感悟可能升华了,自己的批注将更加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针对巡视时发现的个性批注可以展示,或者是对学生的批注进行方法性的指导。最后所呈现出的批注,学生或者用优美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喜爱,或用凝重的语句阐述自己的思考,或者用率真的语言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样就真正实现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之间的对话。但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对批注的指导没有落实到位,使得学生丰富修改批注这一举动成了极个别学生的学习活动,原有的层次目标便达不到预期的螺旋上升的效果了。此外,在这节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太少。理解和表达占据了整个课堂,却少了学生再从理解回归语言文字的环节,因此感觉课堂教学火候似乎差了一点,没有再度落实到文本之中。我想,如果以后能在课堂教学之上及时给予学生一些肯定性的或是引导性的评价,注意按部就班地引导学生将批注的丰富、修改落实到位,学生一定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终生受益。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