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时间: 06-06 作者:黄杰军 栏目:反思
反思一: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我不是最弱小的》叙述了萨沙在爸爸、妈妈和哥哥的影响下,把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这篇课文以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段真实感人的雨中情。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并重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以培养学生保护弱小的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导入时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集中到学习对象上。在设计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说出反义词强大——弱小,揭示课题,并进一步拓展,让学生谈谈他们心目中认为哪些人是强大的,哪些人是弱小的,他们自己愿意做怎样的人,为学习课文做了很自然的铺垫。  

二、整体感知,自主学字。  

感知内容是建立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实践、自觉朗读来完成的。完成这一过程教师应有意引导,让学生对课文的含蕴有所感知。在教学中,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弄明白文章所写的事情。这个环节我首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读,给学生强烈的情感熏陶,而读后交流又能了解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情况。学习生字。  

三、读中感悟,积累词语。  

在自学的基础上,找出词语,让学生认读,并积累本课的词语。学了课文,我想每个孩子对“弱小”一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再让他们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四、存在不足。  

从导课,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等活动中,没有抓住重点,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最后教学写生字时,没有时间,也就没有突出重点。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品格。凭借教材中的萨沙这个同龄人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体验萨沙的话,就能让学生和萨沙产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萨沙同样的感情走出教材。  

总之,“语文”是“情感认知”的广阔舞台,需要老师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追求,一个老师的教学情感定会绽放语文素养的美丽花朵。


反思二: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

《我不是最弱小的》叙述了萨沙在爸爸、妈妈和哥哥的影响下,把雨衣盖在了“比自己弱小的”蔷薇花上的故事,赞扬了萨沙一家人自觉保护弱小者的高尚品质。

这篇课文以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段真实感人的雨中情。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并重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以培养学生保护弱小的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本文本节课开始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读课题,明确课文中的“我”是谁?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情?雨衣在怎样的传递?从而引出妈妈和莎沙的一段对话。重点指导读好莎沙的三个问句。并指导学生找出描写蔷薇花的句子,体会蔷薇花的弱小。最后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要有保护弱小的意识。并自觉承担起保护弱小的责任,并能以此为快乐。

在本节课中,我注重了学生的朗读训练。特别是萨沙和妈妈的一段对话,我先让学生体会说话人的语气,心理活动,逐句训练。在整体感知整段对话后,让学生自由练读,分角色表演。随后,我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题,在读中再次体验小萨沙的心声,他不是最弱小的,他也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了。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个性发展的场地,以读为主线,引导他们入情入境地读,一滋有味地读。学生兴趣不同,经历不同,感受不一,对同一篇文章,同一个句子都有不同的感受。在教学中,我珍视这种差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交流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此同时,我及时引导,让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体现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是充满无限想像力,充满爱心和关爱的。整个教学我自始至终没有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文本的感悟,体现了对文本理解的各性化、多元化。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