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教学反思
时间: 06-21
作者:盛清清
栏目:反思
反思一:人民币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为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和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学生虽然见到过人民币,但是并不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的换算应用是本课的难点。
首先,教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我设计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学生都很自豪地表现自己,回答“认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认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逐个出示每张人民币,让学生认一认它们各是多少,并说说辨认的方法,加深他们的印象,既而总结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第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我引用教材中的情境,提出:“1元钱,小明付10角可以吗?”学生同桌讨论结果,合作交流。继续使用情境,利用情境中的营业员阿姨给出结果:“10角就是1元”,使学生明确1元=10角,元、角之间的进率。角和分的进率采用让学生猜的形式,学生受到元与角的启发,不难猜出,然后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角=10分。 针对这一难点,我将教材中的“试一试” 情境化,“老师手上有一张1元,可以和你换几张5角呢?” “如果老师要和你全部换2角的,几张2角才是1元?” 学生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理解与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第三,综合练习力求扎实而不乏拓展,有层次而不乏应用性。 想想做做4。这一题提供了4种文具的价格,引导学生思考购物时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利于学生积累购物的经验,进一步体会1元的实际价值。
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问题:(1)1元钱买1枝铅笔应找回多少钱?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购物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出“如果让你用1元钱买一件文具,你想买什么?怎样买?”让学生说一说。(2)1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着重强调是“哪几件”,让学生同桌交流交流,说一说。也可以进一步深化,提问“1元钱能不能买2枝铅笔?”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经过认钱,拿钱,付钱,购物等实践活动,当发现付出的钱币与兑现的钱币相等时,他们就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增加成功感。假如有所差错,他们就会自己查找原因。
如此设计,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心中充满激动与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反思二:人民币教学反思
一、研究学生知识经验水平是教师教学的起点。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特别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时,教师更应该先对学生在生活在对这些知识了解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实际经验可以借用做一个细致的思考。
比如在设计这一节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时,由于考虑到我班学生家长大多数是在自由市场买菜买杂货的,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学生对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到底认不认识,用没用过,我还没谱。因此,在教学前,我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机,先询问家长孩子对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情况,还找了不同程度的孩子调查他们的认识情况。结果发现,学生们对认识大面额人民币这一部分知识已经有了比较深的了解,但在如何使用上经验还很缺乏。
本课教学内容为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和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学生虽然见到过人民币,但是并不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的换算应用是本课的难点。
首先,教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对人民币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我设计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学生都很自豪地表现自己,回答“认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并不是每个孩子、每张人民币都认识,所以在开展“认一认”活动时,我逐个出示每张人民币,让学生认一认它们各是多少,并说说辨认的方法,加深他们的印象,既而总结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第二,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我引用教材中的情境,提出:“1元钱,小明付10角可以吗?”学生同桌讨论结果,合作交流。继续使用情境,利用情境中的营业员阿姨给出结果:“10角就是1元”,使学生明确1元=10角,元、角之间的进率。角和分的进率采用让学生猜的形式,学生受到元与角的启发,不难猜出,然后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一数,明确1角=10分。 针对这一难点,我将教材中的“试一试” 情境化,“老师手上有一张1元,可以和你换几张5角呢?” “如果老师要和你全部换2角的,几张2角才是1元?” 学生在解决换钱的问题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元、角、分进率的理解与掌握,也有了一定的成就感。
第三,综合练习力求扎实而不乏拓展,有层次而不乏应用性。 想想做做4。这一题提供了4种文具的价格,引导学生思考购物时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有利于学生积累购物的经验,进一步体会1元的实际价值。
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问题:(1)1元钱买1枝铅笔应找回多少钱?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购物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出“如果让你用1元钱买一件文具,你想买什么?怎样买?”让学生说一说。(2)1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着重强调是“哪几件”,让学生同桌交流交流,说一说。也可以进一步深化,提问“1元钱能不能买2枝铅笔?”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经过认钱,拿钱,付钱,购物等实践活动,当发现付出的钱币与兑现的钱币相等时,他们就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增加成功感。假如有所差错,他们就会自己查找原因。
如此设计,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心中充满激动与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反思二:人民币教学反思
一、研究学生知识经验水平是教师教学的起点。
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特别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时,教师更应该先对学生在生活在对这些知识了解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实际经验可以借用做一个细致的思考。
比如在设计这一节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时,由于考虑到我班学生家长大多数是在自由市场买菜买杂货的,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学生对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到底认不认识,用没用过,我还没谱。因此,在教学前,我利用家长接孩子的时机,先询问家长孩子对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情况,还找了不同程度的孩子调查他们的认识情况。结果发现,学生们对认识大面额人民币这一部分知识已经有了比较深的了解,但在如何使用上经验还很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