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废电池教学反思(2)

时间: 06-13 作者:卢江封 栏目:反思

1.总体来讲,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符合新课程新理念。首先结合学校开展的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从学生身边的实际入手,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让数学与生活、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起来。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废电池对大自然的危害,在课上与同学交流,由此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回收废电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在探索新知环节,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并在组内交流,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呈现出算法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又注重方法的梳理,有助于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的理解。

3.整节课围绕学校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情境展开,在试一试环节中设计了小比赛,答对一题就奖励一颗环保星,又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完成的准确率比较高。最后的习题设计形式多样,并能结合环保情境,使整个课堂的情境首尾呼应。

不足之处:

1、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如学生的回答不到位,教师要做适当地引导,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要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适当地准确地评价,评价内容要有针对性,多样性。

3、在展示错例时,可以把学生的错例抄下来展示,不要把学生的本子直接拿到前面展示,这样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反思三:回收废电池教学反思

相对其他学习内容来说,计算教学容易显得枯燥无味,但又非常的重要,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如何提高计算的准确率,还有如何提高计算的速度,是值得我好好研究的,鉴于此目的,我选了《回收废电池》这节课。它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运用主题图的形式,创设了“回收废电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通过在课前研究教材和在二(3)班试上的过程,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更好的巩固知识,所以我将这节课进行了重新调整,第1课时:教学“不进位加法”和“一次进位加法”两块内容;将书本上的“连续进位加法”作为第2课时的内容进行教学。

下面我介绍一下教学设计时的两点思考:

1、通过复习,探索新知。由于有两位加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握学生学习情绪的切入点,引导他们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沟通,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学生在捕捉联系和发现窍门的“顿悟”过程中经历了知识经验的迁移与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以拓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培养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时也体验了成功,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2、教学的环节分为三个环节:首先通过估算,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确定结果的大概范围,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其次,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明确相同数位要对齐。最后,学生自己尝试列竖式,进行知识的迁移,并让差生到黑板上书写,发现竖式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大家反馈了两点值得我思考的问题:1、时间掌握的不够好;2、教师还可以少讲点。

都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磨课的过程总是有喜有忧,但是我很享受这种过程,它能让自己不断的成长。
为你推荐
2014-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