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教学反思(3)
时间: 06-12
作者:吴雄辉
栏目:反思
反思三:方程教学反思
《认识方程》这是一块崭新的知识点,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愿学乐学,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方程打下基础。
回顾我的教学,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科学引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教学方程的意义时我没有采用教材上的材料:而是通过猜想笑笑买学习用品的情境。学生通过猜想,可以列出各种各样的式子,这样放飞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这样设计也使知识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以便于后续教学活动的进行。
二、合作交流,总结概括
通过猜想得出了30+10×2=50、30+10=40、х+10×2=50、30+х=50、10+х﹤50、30×2=60、10+30+2х﹥50、2×30+2х﹥50等8个式子,接着教师提出能否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这8个式子进行整理和分类。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随后再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在班级里汇报,选择一种有未知数的、没有未知数的这一类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把х+10×2=50、30+х=50、10+х﹤50、10+30+2х﹥50、2×30+2х﹥50这5个式子进行再次分类,最终得出方程的一类,其他的一类。从而总结出方程的意义。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当一个导游的角色,站在知识的岔路口,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放到小组中,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逐步的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
三、回归生活,体会方程
在建立方程的意义以后,设计了根据情境图写出相应的方程,并在最后引入生活实例,从中找出不同的方程。这一过程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加深了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运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反思四:方程教学反思
反思:学生从用数字符号表示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到利用字母符号表示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是算术思维方式向代数思维方式发展的一个飞跃,这一飞跃对学生思维层 次的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目标的重点是在具体情境中,用方程建立等量关系。这就要求改变学生原来的思维方式,而学生要适应这一思维方式的转换是需要一 定的时间。结合这次的设计、教学与反思,我感触颇深。
一、运用天平,认识等式。
在教学方程的意义时,我采用教材上的原材料,适当改编了例2的内容。学生通过猜想,列出各种各样的式子,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这样设计也使知识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以便后续教学活动的进行。
二、自主合作,分类概括。
通 过观察得出了50+50=100、50﹤100、х+50=100、х+50﹥100、х+50﹤100、х+х=100、2х=100、12+х=20 等8个式子,接着我提出能否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这8个式子进行整理和分类。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随后再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在班级里汇报,分别选择“有未知 数的、没有未知数”和“是不是等式”的这两类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把6个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和5个是等式的式子进行再次分类,最终得出完全相同的4道式 子,仔细观察,发现共同点,从而总结出方程的意义。在此教学过程中,我充当了一个导游的角色,站在知识的岔路口,启发诱导学生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学 习潜能,将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放到小组中,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加以解决,逐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向纵深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合作意识。 但是对于“用字母表示数”还没有学的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学生愣住了,而我没有预设到学生会是“零起点”,致使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 有点冷场,从而我的引导多了一些,学生的自主少了一些,很遗憾的是没能给学生们一个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去思考、去探究、去交流,使每一位学生没有经历方程概 念形成的过程,最终没有达到我预设的效果。于是我苦思冥想,终于在第二天的上午我想出了解决的方法。如果发现学生无法分类,有点冷场时,师:四(1)班的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自己研究得出了这么多的式子。大家都知道,科学家们都习惯把自己研究得出的知识成果进行收集、整理,以便于进一步的分析、发现。现在我 们继续研究这些式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其中有一些式子有着相同的地方?学生可能说出有x的式子和不含x的式子,可能说出含=、﹤、﹥的三种类型的式 子。(表扬学生的眼睛真亮,观察的真仔细。)然后我针对两种情况进行引导,逐步引入到两种预设的分类标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