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2)

时间: 04-01 作者:曾强 栏目: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上课伊始就让天性爱玩的孩子们畅谈游山玩水的感想,情绪高涨。接下来的美图欣赏给了他们更为新鲜直观的刺激,对资料的归纳则是理性的提升。这样引出课文水到渠成。
    二、检查预习,领悟题眼
    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让学生质疑。体会“野”乃文章之魂。一个“野”字生动地诠释了索溪峪的天然、自然之野趣。学生不难理解,所以同学们通过预习后是可以回答。教师归纳的语言有“点睛”之功效。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
    三、自读自悟,获得情感,领悟表达方法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教学山“野”这部分课文时,先是让学生自主学文,找出些“野性美”的句子,圈点批注。接着,让学生对照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这些语句读出来,可以是自由轻声读,可以是默读,快速读,读完后选出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反复有滋有味地读。喜欢哪就读哪,觉得怎样能读出野性美,就怎样读。学生汇报读后感受时,各抒己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体验,联系搜集的资料,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谈谈读后的感受。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并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培养良好的语感。同时,让学生欣赏品味、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表达方法。还有选择性地运用媒体,在学生品词品句、揣摩表达方法的学习过程中,或是再现画面,或是营造情境,或是突破理解上的难点丰富学生感知和体验,为学生的“情动而辞发”奠定了情感基调。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兴趣盎然,也被美景陶醉。
    以上几点是自己认为做得好的地方,不足之处首先是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够。表现在每个环节发言的学生不多,虽然具有代表性,可是让大多数处于旁观的听众地位,没有顾及到整体。如何激发每一个孩子表达的欲望,大胆说,是今后在课堂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三:

    《索溪峪的野》文章思路清晰,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这篇课文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的天然野性的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心情。
    学习这篇课文,我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所以我是先从课文的导读提示入手的,让学生读,提出了什么问题,紧紧抓住两个问题:(1)“野”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是什么意思?(2)课文从哪些反面写了索溪峪的野?两个问题提出以后,学生积极的朗读课文,找到了答案。接着我为了解决课文的内容,让学了解课文,我又提出了三个问题:(1)文中哪些文中哪些地方突出地写出了“野”?(2)文中描写的几个方面的野之间有没有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3)题目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学生在我这样的提问中,学到了知识,充分的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能够大胆发言的习惯。最后我还是以问题结束的,我再次提出问题:(1)这篇课文的结构师怎样的?(2)作者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这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好处?(3)表达了作者的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为你推荐
2014-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