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教学反思(4)

时间: 01-22 作者:李寅 栏目:反思


伤仲永教学反思五:

    教完《伤仲永》一课后,我深刻体会到:课前、课中、课末腾出一点时间让同学提问,效果很不错。
    根据以前学生提问的情况来看,同学们的提问一般是局限于课文本身。教完《伤仲永》一文时,我留几分钟让同学们提问。我想,按教学设计,同学们通过课堂的学习,已经完成了目标要求,作为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圆满结束,同学们大概也没什么问题了吧?没想到还真有一学生举手问道:“老师,我想知道方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方仲永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说实话,这问题我备课时根本没准备,心里自然没底,谁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好在我立即认识到:把问题再抛给学生吧,他们一定有自己的看法。
  于是我马上说:“这个问题提得好,又有趣。不过,老师一时不好回答,哪一个同学能说说你的看法?”随即有几个同学先后举手。“仲永的父亲不让他学习,拉着他到处拜访人,搞那些虚套的应酬,我想他心里一定不情愿,恨他的父亲。” ,“他父亲拉着仲永拜谒吃喝,还赚着钞票,同县人又都赞不绝口,仲永心里一定很高兴,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学生的回答各有千秋,都有道理,我立即给予肯定、表扬。看到学生被调动起来,我随即把我的问题也给了大家:“要是你们是方仲永,心里会怎样想?”
  于是教室里七嘴八舌,有说要逃脱父亲的控制的,有说要恳求父亲让他学习的,也有说要用道理劝说父亲让他学习的(因父亲毕竟没读书,目光短浅)……最后我请大家综合出一个较好的办法:劝说父亲,请父亲的长辈来做工作,让“我”继续学习。我说:“既然大家这么理解方仲永的心思,那就应该更努力学习,好好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
  问题来自学生,答案也来自学生,学生这样答那样答都有一定的道理,都应给予肯定。重要的不在于谁答案更准确,而在于在这样活动的过程中同学的思维活跃了,判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发展,语文学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篇课文教完不等于我们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了,也不等于同学都懂,或没什么大问题了。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出乎意料的,超出了教学设计的范围,说明同学的思维有时超越了教师的要求、教材的范围。教师应捕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想、思维火花闪现的一瞬间,给予鼓励、引导。提供给同学们畅所欲言的机会。
为你推荐
2014-07-04
201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