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教学反思

时间: 01-13 作者:钟一男 栏目:反思
邓稼先教学反思一:

    《邓稼先》是篇人物传记,课文以小标题形式叙写了邓稼先的光辉事迹,篇幅较长,该怎样讲授这篇课文呢?
    如果按照传统讲法,一个小标题一个小标题讲,泛泛而谈,学生会有多少收获?于是我想就解决两个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小标题的内容。2、分析邓稼先的人物形象。分两课时,一节课解决一个目标。我觉得这样讲过之后效果还是不错的。
    一 、教学生学会概括
    当学生概括每个标题的内容时,开始时思路是混乱的,我没有告诉他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怎样利用小标题对标题进行扩充;怎样运用概括事情的方法(人+事)。学生在我的引导之下,答案顺理成章的概括出来,这时,我想学生的心里一定会有一种收获的快感。
    二、教学生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对于分析人物形象,已经不止一次了,像《最后一课》、《爸爸的花儿落了》等,但是怎样分析人物,学生的心里还只是些零碎的知识,没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于是我让学生进行梳理,都有哪些方法用来塑造人物形象?学生开始搜索记忆,学生说一条,我板书一条,最后形成这样几条:①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方法。②通过人物的具体事迹表现出来。③通过侧面描写的烘托。④在文中找现成的关键词。当学生梳理完后,再看课文时,就知道哪些词句段是该圈点批注的,交流时也特别顺畅。
    其实,这些智慧不是我的,是我们七年级语文备课组的,总觉得在集体智慧的火花碰撞的一刹那,一切都变得明朗起来了,虽然我们的工作会很累,但我们累并快乐着!


邓稼先教学反思二:

    《邓稼先》是一篇人物传记,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回忆性散文。执教完这篇课文后,我感到有所得亦有所失。
    结合本节课的“得”与“失”,在今后语文教学中,我认为自己还应作如下努力:
    第一、优化教学设计,体现新课程理念。要富有创意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其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达到教学相长、师生双赢。
    第二、要使课堂教学中呈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鲜活局面。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离不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教师要成为“催化剂”,努力营造平等交流的课堂氛围,促成一种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邓稼先教学反思三:

    邓文的作者是杨振宁先生;他是一位科学家,不是以文学著称于世的人。因此,他的文章就少了一份文学家的感性,而多了一份朴实与精微。
    初读此文,我本想让学生自己读一读,然后写一写读后感就可以了。然而,随着我和学生阅读次数的增加,以前的想法却在一点点的减弱,没想到科学家的文章,也有一种别样的美丽。
    如:第三小节中的“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一句中,“要”字是很重要的。“不要”说明邓是个淡泊名利的人,不想出名;去掉“要”则成了邓是个普通的人,没有高尚的品德,也没有出众的业绩了。
    再如:①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②1958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设计了两弹。
    ③1985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