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反思(3)

时间: 01-10 作者:黄斯龙 栏目:反思
  在写作与口语交际方面,我们也正在摸索。我们计划每一单元上完后,让学生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出一期语文小报,形式多样,内容要求是三三分,即:三分之一课内,三分之一课外,三分之一自己的作品。已经出了第一期《战争》主题的语文小报,并在各班的展示栏里展出。出小报的目的是加深学生的印象,也可以让学生以另外一种方式学到知识。
  我们目前做的有所欠缺的是,学案设计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还不能做到有效。到底怎样指导,学生什么地方需要方法指导,才是我们应该出手的时候。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之处做指导。目前我们的学法指导对学生作用不大,我觉得这是我们学案的一个不足,他们的学法指导对学生也没多大用处。学生只是读一下就完了。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我认为其他学校做的比较好,在每一个问题的旁边设计学法指导。很实用。我们从其他学校回来以后,也做了这方面的尝试,但效果不是很好。但我还是赞成这种做法。直接给学生以阅读方法指导。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反思四:

    鲁迅的文章,学生学习时往往会遇到困难,或者难以理解,或者理解不深,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
    备课时,我打算把教学过程分为四大板块:概括主要事件、概括阿长形象、体会作者对阿长的感情和写法探究。教学时,灵机一动,提出了“喜欢阿长吗?”这样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辩论,完成了对阿长其人其事的认识,从而引出了鲁迅对阿长感情的转变历程。写法探究是一个很容易上得枯燥的板块,尤其是“欲扬先抑”是一个新的知识点,本想单刀直入地提问“本文有哪些好的写法值得借鉴”,又怕提问过于抽象,引起冷场。好在有了前面的铺垫,于是换了一种提法,问:“为什么鲁迅在课文前面要写长妈妈那么多缺点呢?”结果自然引出了“欲扬先抑”。接下来孩子们又补充了几种写法,水到渠成地完成了这个板块。最后的质疑板块是机动的,有时会把它放在课前,因为考虑到这堂课内容较多,放在课前容易耽误时间,于是放在课后。
    由于课堂时间不够,课后又让学生补记了学习收获,许多学生的话仍让我感动欣喜。有的同学这样写道:“现今仍有很多人因为相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长妈妈是不幸的,因为她青年守寡;长妈妈又是幸运的,因为‘子’不嫌‘母’丑。她全心呵护的迅哥儿终于明了了她的爱,写了这样深情的文字来纪念她。她如地下有知,也当含笑九泉。”有的同学则写道:“原来很多的爱都隐藏在平常不经意的甚至是看似恶意的举动间,麻木的我们是不是忽略了太多太多?”还有的同学则感慨地说:“我现在发现很多故事不是不好,而是我没有读懂,没有用心读。从前的我很不喜欢鲁迅,觉得他为人太刻薄,小心眼,总挑别人的刺,没想到他是一个这样情深义重的人。”
    我发现,只要对学生循循善诱,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见解,他们就能由浅入深地走进课文,走近作者。
    我也发现,这次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课堂上教师大多时候都把握得较有分寸,但有时发挥得过于显性;一些学习要点概括得太现成,应该让学生主动概括,主动整理才好,教师这时只需要充当补充者和评判者。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反思五:

    这节课是根据我的预设教案上的,我认为这节课上的较成功的原因在于:
  第一,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在合作学习中自己主动去思考。在整节课中,教师点拨、总结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其余的时间都有学生来参与,所有问题都在学生主动思考、酝酿中解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