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教学反思

时间: 06-23 作者:蒋子超 栏目:反思
反思一:山海关教学反思

金色的秋天来到了,农民伯伯收获了丰硕的果实,我们则收获了远程研修的快乐。

自从暑假进行远程研修教育以来,我们真是忙得不亦乐乎。通过几个专题的学习,我们的研修也到了磨课阶段。在磨课中,我们学科组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发挥各自的特长,研讨、备课、听课、评课、研讨、反思,依据课标剖析教学活动,反思教学过程,努力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李家林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节成功的阅读课。磨课的同时我也不断反思着自己的教学,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平时的教学,总是头疼于学生不会质疑,不会思考。我想,今后要更新观念,因材施教,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本次磨课,我更加体会到好课是磨出来的,个人努力加上集体的智慧,那将是强大无比的。今后,我要努力实现从“教课文向教课程的”的转变,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课上少讲精讲,久而久之,相信自己的教学水平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反思二:山海关教学反思

《山海关》的行文思路较复杂,面对板块式教学,犹如面对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陌生的,艰巨的,充满一种不可知的挑战。我有点畏难。

板块式教学的实践,需要老师有着极高的驾驭文本的能力,清晰的思路,独到的见解,不能脱离也不能拘于文本。而节选自那篇著名的《雄关赋》的《山海关》一由于文本本身的光芒,让我在构架大框架时就为入手难而极伤脑筋,似乎每一条路都能通往山顶,似乎每一条都不尽如人意。

于是乎,这堂课成了一堂实实在在的按部就班的“填鸭”课。

值得庆幸的是,虽方式陈旧,但是基本完成了我的教学任务,在时间的分配及驾驭上,还有欠缺的地方。

我想虽然只是一节还未褪去粗糙痕迹的不成功的课例,但是它带给了我思索。


反思三:山海关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我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当我讲到“假如你也站在山海关面前,你想最对山海关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此刻,课堂非常活跃,学生各抒己见,大胆阐述。这不证明了新课标指出的“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同时也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生的独特体会是多么的深刻精辟啊!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本课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中,我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是创设情景,亲身感悟。我给学生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全体起立,顶起脚尖,想象自己站在山海关前进行角色体验,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二是师生对话,共同感悟。此时我也是学生中的一员,用极为自然的语言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感悟。让学生读出自己最真挚的感情。

本课的教学整体上我比较满意,但也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让学生自主学习还不够,看来课堂上还真应该多给学生留些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反思四:山海关教学反思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