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毕业》教学反思(3)
篇五:《明天,我们毕业》教学反思
自从“对话”理念走进我们的阅读课堂,无论是公开课还是平时的上课,对话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教学形态。可是,常常见学生往往只读了一两遍课文,就把书放在一边,开始师生对话或者生生对话了。这时学生对于课文的生字词尚未读准,句子尚未读通,对文章还没有初步的感知,拿什么来进行对话呢?
即使有少数学生,发表见解,见解也不深刻。因此,也常常见课堂上出现冷场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对话缺乏基础,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必须铺垫对话的基础.师生对话的基础是教师与学生分别认真地潜心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1、 教师与文本对话
备课时,教师就应该认真研读教材,潜心钻研,独立思考。教师要想与文本充分对话,应有以下四个层次的要求
①教师与作者的对话
教师与文本对话,首先是与作者的间接对话。作者是躲在文本背后不出面的,以文本的书面文字为其代眼。培根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因此,教师应善于与作者对话,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价值意义,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要通过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并且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只有被文本感动了,有了真真切切的感受,教学时才能以真情感动学生。
②教师与文本对话
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还要重视文本语言本身的特点,发现学生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学生的语言发展有赖文本典范性语言的吸纳、积累、内化和运用。教师只有先于学生对文本的语言有一番“虚心涵咏,切己体察”,对文本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师生对话时才能恰当引导,画龙点睛。
③教师与编者的对话
如果说教师与文本对话是为了了解文本所传递的信息的话,那么,教师与编者的对话则是为了把握师生对话的方向。文本是根据课标精神精心选编的。每一课有每一课的要求,每一单元有每一单元的重点。那些躲在背后的编者选编文本的意图是什么?需要教师去领悟、去把握。因此,教师应认真研读教参,领悟编者的意图,把握教学的重难点。这样教学目标才不会有失偏颇,教学过程才不会滑边。师生对话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指点有方。
④教师与时空的对话
文本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有时候,教师对文本的理解不一定深刻、全面。这就需要教师去阅读大量的与文本有关的文章,帮助自己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人文内涵,思想意识等以及作者所处的社会情况、自然情况,提高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这种超越时空的对话,其实是把自己原来的“一桶水”变成“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江”。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修养,也才能为师生对话奠定坚实的基础。
2、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对话是平等的相互交流的过程。在学生生字读不准、句子读不通的情况下,谈什么平等交流呢?因此对话也应建立在学生与文本的充分对话的基础上。首先走近文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初步感知文本,然后才能与文本进一步对话。与作者对话,听听文本讲了什么,是怎么讲的。即站在与作者平等的地位去感受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去体会作者是怎样诉诸语言文字的。这才是经过消化吸收以后所形成的新认知,是生命自身获得的感悟,是蚕食桑而吐的丝,蜂采花而酿的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