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教学反思(2)
时间: 11-26
作者:陈贞均
栏目:反思
2、转变角色,贴近生活,快乐体验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突出的是“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的原则。现代的教学观还要求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角色扮演、观察、比赛等方法,理解和内化知识技能。这些在本课的教学中都有体现。让学生通过当导游这个角色,贴近了生活。从而参与学习、得到了快乐的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这不光是语文课要做到的,同样《品德与社会》也要做到。所以课前我就让学生分小组查阅资料,了解泉州各景点,搜集家乡的风味小吃,民间故事传说,地方特色文化等。通过课前课后让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将课内的活动延伸到课外实际生活中,使思品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篇四:品社教学反思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通过近几年来的培训、实践、探索、教研,我们对小学品社课在关注学生素质发展和如何实现培养目标方面取得了共识。但是,在涉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课堂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矛盾的焦点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的理念究竟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
根据我们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教学整体上进步显著,成绩突出,但局部问题逐渐显露,特别是大多数的兼职教师,在精力和时间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在此,本文就教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粗略的反思。
一、盲目奉行“拿来主义”,课堂教学死搬硬套
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表演、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品德与社会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 课、“游戏” 课、“美术”课、“表演”课。我国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就在于学科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的教学任务。
2、通过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个别教师“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p#副标题#e#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突出的是“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的原则。现代的教学观还要求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角色扮演、观察、比赛等方法,理解和内化知识技能。这些在本课的教学中都有体现。让学生通过当导游这个角色,贴近了生活。从而参与学习、得到了快乐的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为这不光是语文课要做到的,同样《品德与社会》也要做到。所以课前我就让学生分小组查阅资料,了解泉州各景点,搜集家乡的风味小吃,民间故事传说,地方特色文化等。通过课前课后让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将课内的活动延伸到课外实际生活中,使思品的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篇四:品社教学反思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通过近几年来的培训、实践、探索、教研,我们对小学品社课在关注学生素质发展和如何实现培养目标方面取得了共识。但是,在涉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课堂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矛盾的焦点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的理念究竟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
根据我们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新课程背景下的品德课教学整体上进步显著,成绩突出,但局部问题逐渐显露,特别是大多数的兼职教师,在精力和时间上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如何深化新课程改革,怎样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在此,本文就教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粗略的反思。
一、盲目奉行“拿来主义”,课堂教学死搬硬套
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给德育课程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比较典型的是在课堂教学实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现如下: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种他人田,荒自家园”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探讨某一个话题时,把很多时间花在唱歌、跳舞、表演、游戏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兴奋过度,课堂倒是热热闹闹,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和体会方面的收获却令人怀疑。课堂活动不等于课堂活力,学生参与活动的多少并不是活动化教学的精髓,品德与社会课也不应是完全的“唱游” 课、“游戏” 课、“美术”课、“表演”课。我国新课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学科的课程设置,就在于学科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的教学任务。
2、通过培训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种示范,个别教师“照葫芦画瓢”,原封不动地搬到自己的课堂上,#p#副标题#e#失去了原来特定环境下的幽默与风趣。品德课十分强调回归儿童的生活,教学一定要结合不同环境、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学生实际。教学的活力来自于每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依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对课堂教学的重构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