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2)
时间: 11-24
作者:王雅丹
栏目: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曾问:“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学生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大部分学生都说的是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感情这部分。听后我灵机一动,把课文从后往前讲,因为现在学生与动物接触越来越少,对动物充满了恐惧,当读了课文结尾让他们意想不到,动物与人的感情是可以培养的。于是我就问,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感情这么深,为什么?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原因,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把海鸥当作自己的孩子,所以海鸥回报以爱。
我们爱护动物,动物会以爱回报我们;但假如人类欺骗了动物,就得不到动物的信任了,你以后打算怎么做呢?学生畅所欲言,我想今后他们会真心对待动物的。更让我感到教学的灵活性,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是十分必要的。
篇二: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老人与海鸥》是选自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组课文的主题是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初读本文,我就被文中感天动地的场面所深深震撼,于是不假思索地选了本文作为校内研讨课。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上,我把高潮部分放在课文的第二部分上了。刚开始,我在网上翻阅了几份别人的教学设计,几乎所有的教案设计都如出一辙,都是从第二部分教到一部分生的。即:先学习海鸥在翠湖边都为老人做了些什么,然后用“为什么海鸥会做出如此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呢?”这个问题,去引导学生明白是因为老人对海鸥的真情付出得到了海鸥的回报,从而过渡到第二部分的学习。我起初也准备按这个思路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可仔细一想,我们现在大部分的学生对感恩的意识太薄弱了,就连平时自己父母的无微不至地照顾和关心爱护,他们都觉得是应该的,是父母应做的事情,当谈到父母对你的爱,你感动些什么这一方面的话题时,孩子们都无话可说,无感而发。鉴于这样的情况,我还是决定先学习第一部分再学习第二部分,先体会老人都为海鸥做了些什么,从老人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在学生明白了老人之所以十多年如一日,风雨无阻,节衣缩食地照顾海鸥,都是出于对海鸥无私的爱,在他心里,海鸥就像他的儿女,和海鸥之间建立了亲人般的感情,。正因为老人的倾情付出,才有了第二部分的海鸥对老人的回报,这是海鸥对老人的真情回报,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因而第二部分,教师也不需要过多地讲解,学生都能明白海鸥所做的一切就是对老人真情的回报,因为在海鸥的心里,老人就是他们的父亲、亲人。这样让学生的感情有浅入深,最后得到升华。所以在整个教学中,我把重心放在第二部分上,主要通过朗读来悟情。在升华感情的教学中,我还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让学生为老人送行时,设计一个思维拓展,“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海鸥,你会对老人倾诉些什么?”并用凄婉的音乐烘托气氛。还有一个环节就是配乐朗读,设计“让学生跟小海鸥一起为老人送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以此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突出本单元的主题。
我们爱护动物,动物会以爱回报我们;但假如人类欺骗了动物,就得不到动物的信任了,你以后打算怎么做呢?学生畅所欲言,我想今后他们会真心对待动物的。更让我感到教学的灵活性,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是十分必要的。
篇二:老人与海鸥教学反思
《老人与海鸥》是选自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这组课文的主题是讲述了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展示了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初读本文,我就被文中感天动地的场面所深深震撼,于是不假思索地选了本文作为校内研讨课。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上,我把高潮部分放在课文的第二部分上了。刚开始,我在网上翻阅了几份别人的教学设计,几乎所有的教案设计都如出一辙,都是从第二部分教到一部分生的。即:先学习海鸥在翠湖边都为老人做了些什么,然后用“为什么海鸥会做出如此让人意想不到的举动呢?”这个问题,去引导学生明白是因为老人对海鸥的真情付出得到了海鸥的回报,从而过渡到第二部分的学习。我起初也准备按这个思路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可仔细一想,我们现在大部分的学生对感恩的意识太薄弱了,就连平时自己父母的无微不至地照顾和关心爱护,他们都觉得是应该的,是父母应做的事情,当谈到父母对你的爱,你感动些什么这一方面的话题时,孩子们都无话可说,无感而发。鉴于这样的情况,我还是决定先学习第一部分再学习第二部分,先体会老人都为海鸥做了些什么,从老人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在学生明白了老人之所以十多年如一日,风雨无阻,节衣缩食地照顾海鸥,都是出于对海鸥无私的爱,在他心里,海鸥就像他的儿女,和海鸥之间建立了亲人般的感情,。正因为老人的倾情付出,才有了第二部分的海鸥对老人的回报,这是海鸥对老人的真情回报,一切都在情理之中。因而第二部分,教师也不需要过多地讲解,学生都能明白海鸥所做的一切就是对老人真情的回报,因为在海鸥的心里,老人就是他们的父亲、亲人。这样让学生的感情有浅入深,最后得到升华。所以在整个教学中,我把重心放在第二部分上,主要通过朗读来悟情。在升华感情的教学中,我还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让学生为老人送行时,设计一个思维拓展,“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海鸥,你会对老人倾诉些什么?”并用凄婉的音乐烘托气氛。还有一个环节就是配乐朗读,设计“让学生跟小海鸥一起为老人送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以此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突出本单元的主题。